B04:康复/健康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规范用药舒缓“肠情绪”
柏豫
  请先做一个小测试:你是否存在腹痛或腹部不适反复发作,而排便后症状改善;紧张或焦虑时,是否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同时伴有粪便外观改变;以上的情况是否已经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情况最近3个月内每月是否至少发生3天。如果你符合以上四条,则可以初步确诊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

  在中国,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率约10%-20%,患者以中青年为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袁耀宗教授介绍,该病确切的致病机制现在仍不明确,包括胃肠道功能紊乱,紧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等精神因素,以及食物不耐受。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肠道动力异常和内脏高敏感性。

  然而,这种严重影响生活的肠胃疾病就医率却相当低。主要原因是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以为自己只是偶感不适,随意服用一些消化类药物,忽视了其是慢性肠胃病反复发作的表现,耽误了去医院就诊,以及得到妥善诊断和治疗的时间。

  鉴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复杂,可因个体而不尽相同,且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发现相关症状后,首要的应对措施就是及时就医,了解自身疾病的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和当前病情发展程度,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调整饮食结构,改善情绪状态,才能实现逐渐康复的目的。

  袁耀宗教授指出,正确规范的药物治疗必不可少,常常以肠道解痉剂、肠道微生态制剂等为主。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反复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等不良反应。有类似症状的患者,应该及早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解痉剂缓解相应症状;以及止泻剂/导泻剂对应改善腹泻/便秘的症状;或通过益生菌调整肠道有益菌群,减轻腹部不适症状;对上述治疗无效且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  柏豫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刊
   第A10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1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2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健康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新民资讯
肠癌多学科联合诊治开启有质量的生存期
难愈合创面更需专业“修补”
勃起功能:男性血管状况风向标
规范用药舒缓“肠情绪”
更年期女性如何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广告
新民晚报康复/健康园B04规范用药舒缓“肠情绪” 2015-05-04 2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