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阳光天地
     
本版列表新闻
王志冲几十年来卧床翻译600万字,至今仍抱病出书——~~~
王志冲几十年来卧床翻译600万字,至今仍抱病出书——~~~
王志冲几十年来卧床翻译600万字,至今仍抱病出书——~~~
王志冲几十年来卧床翻译600万字,至今仍抱病出书——~~~
王志冲几十年来卧床翻译600万字,至今仍抱病出书——~~~
     
2015年05月1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志冲几十年来卧床翻译600万字,至今仍抱病出书——
“中国保尔”年过八旬笔耕不辍
孙云
  自强自立 时代楷模

  编者按:5月14日,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上海举行。本市15个集体和个人荣获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称号,4人作为代表在报告会上讲述了自强不息的成长历程或扶残助残光荣事迹。今天起,本报《阳光天地》专刊将陆续刊登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感人故事与宝贵经验,以飨读者。

  在去年举行的第五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上海的5名全国自强模范中,有一人抱憾缺席;今年5月14日在沪举行的事迹报告会,他同样没现身——这位无法走出家门的自强模范,就是在上海残疾人中享有盛名的翻译家、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八旬老翁王志冲——因为身患强直性脊柱炎,他整个人无法弯曲,只能保持“一”字形,然而,这些困难从来没有阻挡他笔耕的热情。

  即使这几年身体每况愈下,长期辅助他的妻子郑懿同样因年事已高而饱受病痛折磨,他仍在整理出版新著。认识王老5年,他坚强达观的笑容一直深深地刻在记者的脑海中,正如他简朴小屋窗前的那抹新绿,始终温暖鼓励着每一个拜访者。

  不能出席表彰会

  总书记却专门问起他

  在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了一件事:“有个重度的残疾人向我赠送了一本他翻译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几代人是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成长的。”

  送书给习近平总书记的,就是王志冲。他是第一位从俄文原版直接翻译出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翻译家,也是与小说主人公一样身残志坚的翻译家。几十年前,他获邀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夫人会面,之后,又收到夫人归国后从家乡寄赠的一套奥斯特洛夫斯基照片。这么多年过去,这次珍贵的见面始终刻在王志冲的脑海中,激励他书写自己的钢铁人生。

  王志冲已是80岁高龄,去年,他还在长宁区残联志愿者的帮助下,誊抄整理了一批旧作。他用自己的经历真正写活了这段钢铁人生。

  15岁起卧床

  保尔·柯察金是“偶像”

  15岁时,王志冲突发强直性脊柱炎,下肢完全僵直,不能弯曲不能走路,不得不在初三中断学业,僵卧在床,寸步难行。就在病痛折磨得他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中学老师拎来了一袋书,其中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了王志冲,他对自己说:“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一是吃进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三是读进大脑的书。我的腿不好,还有手;身子不好活动,还有正常五官,头脑的思维还灵活健康,总有自己可以做的事。即使双脚不能行走,心灵也要脚踏实地地站在土地上。”

  靠着一台老式收音机和一本《俄华大辞典》,这个零基础的初中生开始学习俄语。在王家,记者看到了他的特殊“书桌”。因为只能站或卧,每天坐起来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所以,他的床和桌子都经过改造——床上有垫板让他可以躺着举起书本看看写写,桌上则架着一张小凳子用来摆放书本。然而,即使经过改造,这样的姿势仍令他非常吃力,每天的学习、工作都是挑战。

  当时,王志冲卧床两年,力气都躺没了。为了健身,他开始琢磨适合自己的健身操:把身子侧向一边,然后用手使劲撑起,再抬腿、提腰……

  每天他要花10小时学习。严冬,室温骤降,他双手反套在棉袄袖子里看书,手指连同手臂都冻得冰凉;盛夏,没有风扇,热得浑身汗淋淋,他干脆赤膊躺在草席上做练习。辞典半竖半斜,搁在满是汗水的胸前,天长日久,辞典的一角也被汗水洇湿、泡烂了。两年后,他拿到了俄语考试的结业证书。

  卧床学俄语

  在爱人帮助下译新书

  最初,他学习俄语是为了阅读俄文原作,更好地了解“偶像”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后来,20岁的他渐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翻译俄文著作。在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位编辑的帮助下,1962年,他的第一本译作《第一个劳动日》艰难问世了!心血化为铅字,滚滚热泪顺着他的脸颊止不住地流淌:“我不是废人,我不是废人,我有希望了……”

  躺着写字,王志冲的笔迹几乎只有他妻子郑懿一个人能看懂。最初学走路,是郑懿买来拐杖,搀着他一步步前行。郑懿更是他事业上的“拐杖”——几十年来,都是她帮他去图书馆查资料、誊抄稿子,即使在寒冬腊月,郑懿也愿意裹着围巾帽子,在漏风的小屋里誊抄手稿。即使到了晚年,两人都积劳成疾,王志冲全然不顾左脚上两个碗口大的溃疡和双眼的白内障,靠着放大镜和支架的帮助,站着、躺着查阅资料,郑懿的几个手指关节都变了形,夫妻俩依然齐心协力著书。王志冲常对别人说:“我埋头写书,累苦了妻子,再也不写了!”但没过多久,朋友们又总是会收到他寄去的新书。

  600万字译著

  残疾老人“比钢还强”

  迄今为止,王志冲总计已翻译、出版、发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独闯金三角》等70余本书籍、1000余篇(首)各种体裁的作品,约600万字,其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印数高达20万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正如电影《大山深处的保尔》男主角、电影演员佟瑞欣在5月14日事迹报告会上所讲述的那样——

  “王志冲,这个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残疾老人,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保尔·柯察金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民生上海
   第A15版:阳光天地
   第A16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中国保尔”年过八旬笔耕不辍
双十佳人物表彰 再度“感动嘉定”
500强来“站台” 国企设“专场”
餐桌成为竞技场 特殊学生显身手
本报信息
新民晚报阳光天地A16“中国保尔”年过八旬笔耕不辍 2015-05-17 2 2015年05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