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黄局长一行,从小巷深处的农家乐走出来时,天已经黑透了。上车前,黄局长习惯性地四周扫了一眼,昏暗的灯光下,行人不多,没人注意他们。黄局长这才放心地上了车。
这段时间以来,风声紧,大家都不怎么敢出来活动了。今天,在黄局长亲自安排下,几个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开完会后,来到了这家隐秘的农家乐聚一聚。大家很开心,七八个人,开了五瓶白酒,喝了四瓶多,还剩下半瓶,办公室主任舍不得,带上了车。
有人提议,难得大家聚一聚,索性尽个兴,再找个娱乐城,大家去泡泡脚,唱唱歌。一致同意。黄局长大着舌头说,刚才的聚、聚餐,我请客,你们就不、不用管了,去唱歌的费、费用,我、我看还是谁喊、喊个老、老板来吧,去埋、埋单。有人忙着打电话,很快就搞定了。两辆车,向某娱乐城奔去。路上,办公室主任不小心,将半瓶酒弄倒了,本来就酒气冲天的车厢内,这一下,更是像一个酒窖子了,不过,除了驾驶员外,大家都喝了不少酒,已经闻不出酒味了。
再拐个弯,就到了。突然,一辆小货车,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冲了出来,避让不及,与开在前面的黄局长的车,发生了刮擦。车停了下来。
黄局长的司机,指着小货车的司机骂道,你怎么开的车?
小货车司机忙下车,连声赔不是。可当他凑近黄局长的小车时,一股刺鼻的酒味,直冲脑门。小货车司机大声说,你酒驾了吧?边说,边掏出手机,报警。
路边的行人,慢慢围了过来。很多人闻到了从黄局长的车里散发出来的浓烈的白酒味,纷纷捂起了鼻子。
有人忽然认出来,指着后排座位说,那不是黄局长吗?
局长?!酒驾?!骂人?!撒野?!有人掏出手机,拍照。闪光灯“喀嚓”“喀嚓”闪个不停。人越围越多,突然,人群中有人愤怒地大喊,局长酒驾了!局长打人了!黄局长见事故不大,本来想让司机直接开车走掉的,局里来付修理费好了。可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黄局长的车,很快就被路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黄局长有点恐惧了。
警车来了。警察走到事故车前,立即闻到了浓重的酒精味。警察示意黄局长的司机,下车接受酒精测试。黄局长的司机,没喝酒。酒精测试,没问题,不是酒驾。警察现场认定,这就是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双方都没有酒驾。但围观的老百姓不答应。人群中,有人发出质疑,司机是不是掉包了?
很多人将现场的照片,发到了微信、微博上,局长酒驾、掉包、态度恶劣、打人……一时间,各种说法满天飞。眼看事态将扩大,有可能失控,又有几辆警车赶到了现场。警方很快弄清了事实真相,黄局长的司机没有酒驾,黄局长也没有开车,不存在掉包问题。警察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人群才慢慢散去。黄局长如释重负,各自回家。唱歌的事,就别提那茬了。
可事情似乎并没结束,网上,关于局长酒驾、掉包、态度恶劣、打人的说法,越传越邪乎,有人说,酒驾的局长,把小货车司机打成了重伤,还在医院里抢救。有人说,官官相护,警察包庇局长。网民呼声日高。
纪委也惊动了,和公安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很快,调查组发布了调查结论,根据路边的监控,黄局长当时确实没有开车,不存在酒驾和掉包的问题。
黄局长很笃定地吁了一口气。
但有网民枪口一转,发出了新的质疑:黄局长等人是在哪喝的酒?是不是公款?
必须严查!网民发出强烈呼声。纪委迅疾再次介入调查。
这回,黄局长的心,着实“咯噔”了一下。坐立不安的黄局长,把办公室主任喊来,商讨对策。现在正是风头上,如果被查实公款吃喝,那可就是顶风违纪,后果很严重,轻则乌纱帽不保,重则连带着老问题,都会被翻查出来。
那晚聚餐,光白酒就消费了5瓶,价值3000多元,就这一项,就严重超标,严重违纪了。怎么办?黄局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办公室主任说,要想没事,唯一的办法是自己掏钱吃的饭。黄局长重重地叹了口气,可我们每次不都是公款吗?这次,我好像也只是签了个单啊。办公室主任压低了嗓门说,但我跟农家乐的老板了解过了,他说这次是你个人用现金结账埋单的啊。怎么可能?黄局长连连摇头,这一次,要真是我自己掏钱埋单的话,那就好喽。办公室主任说,真是你自己掏钱埋单的啊,农家乐老板跟我说了,那晚,有个人拿着现金去结的账,说是黄局长自己私人请客,不需要签单,也不需要发票。关于这件事,农家乐老板已经跟纪委的人,也如实汇报过了。真的?黄局长捏捏自己的脸,对办公室主任说,太好了,那我们就没事了。又压低嗓门说,不过,结账的那个人真的不是我,这个好心人是谁呢?
办公室主任轻声说,我调查过了,那个人就是我们常去的马群饭店的赵老板,是他以你的名义结的账。
黄局长“哦”了一声,半晌,若有所思地说,我们还欠马群饭店赵老板20多万的白条吧,都拖好几年了,最近你想想办法,优先给他结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