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国学“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好书
◎ 史录
自从2008年5月25日新民晚报刊出《国学论谭》第一期以来,我便一直关注着这个栏目,几乎每篇必看。七年下来,累计拜读文章有200篇之多,内容涉及国学的各个领域。此论谭的作者阵容可观,既有蜚声海内外的学界翘楚,也有初出茅庐的学术新秀。其中的大部分,是我所认识的。这要感谢栏目编辑的识见,请什么样的作者,写什么样的稿子,这是决定栏目成败的关键,也是一门大学问。
新民晚报是以贴近百姓生活著称于世的,所谓“飞入寻常百姓家”,几十年来一直是它安身立命的办报宗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姓家”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他们的生活也需要高雅文化的滋润与调养。近年来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文字大会”的红火,原因就在于这些节目顺应了这种变化。可以说,新民晚报的《国学论谭》能够诞生并且历久不衰,广受欢迎,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在新民晚报上开设专栏讲国学、讲学术,而且多是整版的大文章,这在晚报史上应该是“史无前例”的。而它的竟然成功,也为高雅文化如何走进市民生活提供了经验。首先,报纸毕竟不是学术研究的刊物,需要照顾受众面,因此那些过于冷僻、离生活又太远的专题显然是不合适的;其次,百姓希望在赏心悦目中享受高雅文化的熏陶,绝对讨厌板着面孔的说教,所以那种高头讲章、死气沉沉的文字,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可见,“百姓家”的事情并不好办,它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有着自己的要求,所以说,《国学论谭》的文章是不好写的。听到有位作者打趣说:上《国学论谭》并不比上《百家讲坛》轻松。
真的要感谢《国学论谭》的作者们,他们为我们读者写出了这么多的好文章。新近荣获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称号的汪涌豪、郜元宝两位教授,他们分别写的《庄周的世界》和《中国小说的身体“本钱”》两篇文章,具有极高的学术含量,得到同行们的充分肯定;文史大家陈尚君教授是唐代文献整理第一人,他所写的《破镜重圆的原委和真相》,解析一个尽人皆知的成语故事,体现的却是一位大学者的学术风范;复旦大学的“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他的《从坛经看禅宗的智慧》一文,从独特的视角谈佛学、论禅宗,发人心智、启人觉悟;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韩昇教授,他把关于“贞观之治”演讲的精华部分,写成《实干兴唐》和《知人不易,重在“制度忠诚”》等多篇文章,借古喻今、以古证今,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国学论谭》是一本让国学“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好书,它将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故事,让城市更精彩
◎ 葛明铭
上海自一八四三年开埠以后,就如同她身边的大海一样没有平静过。时代风云震荡,激起千层巨浪,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故事,而五方杂处、八面来风的市井生活,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交融冲突更是让故事跌宕曲折、灵动鲜活。
市井处处皆有,故事天天发生,而听故事又是人的最基本最简便的文化消费和艺术享受。但是由于个人生活空间和视野的局限,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故事寥寥,而太多的好故事与我们失之交臂,无缘聆听,因此公众文化生活就非常需要有一个故事的发现、汇编和讲述者,它必须有敏锐的“眼睛”、生花的“妙笔”、灵巧的“口舌”。而《新民晚报·市井故事》就担当了这样的角色,“市井故事”让我们不再孤陋寡闻,不再是这座城市里的井底之蛙。
《新民晚报》的“市井故事”版面已开办二十年了,是我每期必看的版面。拿到有“市井故事”版面的《新民晚报》,我往往迫不及待穿过“时政要闻”,掠过“读者之声”,跨越“上海新闻”,跳过“新民资讯”,直奔“夜光杯”,找那杯最解渴的“市井故事”。
我看“市井故事”一是娱乐消遣,二是学习借鉴。“市井故事”在市井化、平民化,趣味性、可读(听)性上和我编导的《滑稽王小毛》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所以总有惺惺相惜之感。“市井故事”所涉及的题材,故事中的情节、细节、人物、语言等,对我编导《滑稽王小毛》也有所启发和裨益。
“市井故事”切口很小。故事所讲的大多是凡人小事、家长里短,油盐酱醋、鸡毛蒜皮,读者看后觉得其中人物面熟目生、似曾相识,仔细想想,那不就是自己对门的爷叔、隔壁的阿妹、弄堂口过街楼上的外婆吗?看那些故事常常有如经其事、如临其境的感觉,回头想想,这样的故事还确实在自己身边发生过,甚至就是自己经历过的,于是亲切感油然而生。“市井故事”犹如一台显微镜,发微显著、以小见大,把小人物、小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纤毫毕现。
“市井故事”视野很大。它擅长表现凡人小事,但又不囿于石库门、灶披间,它柴米油盐,烟火气十足,但也不时有咖啡飘香、爵士奏响。在题材方面,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腐倡廉、金融财经等重大题材以及互联网络、电子商务、白领生活等时尚题材也时有涉猎,由于题材有大有小,故事内容又与时俱进,所以阅读“市井故事”常有一马平川后惊看奇峰突起之感。“市井故事”犹如三百六十度3D环幕影院,多角度、多层次、大视野地展现了现代都市多姿多彩的《清明上河图》。
■ 在本报连载的王唯铭的新书《苏州河,黎明来敲门》8月24日晚上19:30在上海展览中央大厅举行首发签售。
■ 8月24日上午9:15至10:15,“致儿童时代”丛书首发式将在上海书展少儿馆举行,届时梅子涵、周锐、简平、殷健灵、陆梅和唐池子六位作家将齐齐亮相,著名少儿节目主持人小荷姐姐担任主持。首发式有先声夺人、童年游戏、签售互动等环节。《我变小了》(梅子涵著):散文的隽永,诗的意境,故事的趣味。《皇马之夜》(简平著):感人至深的小说,启迪心灵成长。《两个王子和一千头大象》(周锐著):精彩童话把想象和幽默一网打尽。《妈咪的爱》(殷健灵著):让心灵完成一次成长摆渡。《你好,童年》(陆梅著):充满花草清香的文字,让思绪飞扬。《我养了六角恐龙》(唐池子著):带你走进童年的秘密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