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这条路段由法国建筑师福开森修建而成,在这段幽静的小路中,坐落着一所由前北大校长李石曾创建的小学——世界小学,那是深嵌我记忆深处的乐园,梦开始的地方。外公外婆住在武康路的一条弄堂里,懵懂的我坐在外公的自行车后座中,穿梭于武康路上,眼前闪过一棵棵苍天梧桐,贴着外公温暖宽厚的背脊,很快便抵达了世界小学。放学后,一直都是外婆来接我,她喜欢指着武康路上的建筑讲述被历史尘封的故事,而小小的我只能瞅见一堵堵围墙,隐约能闻见丝丝桂花香从不知哪片围墙中飘逸而出。每次外婆讲故事时,那布满皱褶的脸和洗尽铅华的银色发束中,总散发出阵阵慈祥的味道。淮海路与武康路交汇处的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大楼。万吨油轮般雄伟的身姿犹如屏障,将周遭热闹的淮海路以及徐家汇隔离在外。
时隔多年,我再次踏上了武康路的小道,忽感一股恬静、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身处密密丛丛的梧桐叶下,贪婪地深吸上一口熟悉的空气,任由老建筑老梧桐的气息沁入心脾。回想起孩提时代,每逢落叶飘零,那经百转千回的叶片遗落于地后,我便会迫不及待地踩踏落叶,一路大步流星地“唰唰”而去,任凭脚下的秋叶发出清脆的声响。每逢秋雨梧桐叶落时,枯叶来不及清扫,层层的落叶便会铺满武康路,手掌般大小的叶片在雨水的包裹下,不规则地紧贴于马路,酷似一叠叠散落于地的剪影,呈现出黄橙及暗红的过渡色,虽说是枯色,却丝毫不会让人有悲怆寂寥之感,反而斑斓寂静得令人迷醉。雨声的点缀,凉意的围绕,营造出一整片浪漫至极的情调,幽静的马路俨然成了一幅油画,而我正徜徉在画中。
漫步武康路细细欣赏,那短短的一千米,便能走上几小时。路边隐翳着各色小店,迥异的格局下,颇有番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趣味。部分老宅租给了咖吧酒吧,抑或是私人会所,随处可见慕名而来的老外及白领们。许多喜欢小情调的人们,抽空浸泡在武康路的小店里,幽静狭长的人行道上,情侣隐没在了法国梧桐的树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