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米寿岳母因为“失智”(即“老年痴呆”),不得不由我和妻子接到自己家里来服侍,全包岳母的吃喝拉撒睡,已经把我们俩弄得身心俱疲,而岳母仍唠唠叨叨,无休无止,不仅天一亮睁开眼睛就开始自言自语,说个不停,一直到晚上躺在床上闭眼睡觉为止,而且她几乎每天深更半夜都会高谈阔论。两年来天天如此,弄得我们无法睡个安稳觉,苦不堪言,有时忍不住难免会发点脾气,以排解满腹牢骚。但是,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觉得应该寻找一个好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久而久之,我们发现,经常和岳母聊聊天,说说话,有意识地引导她回忆经历过的往事,讲述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双方都受益匪浅。
首先,通过聊天,岳母原本乱七八糟、毫无顺序的唠叨和自言自语变成了充满亲情的交流。她讲述当年参加革命的故事和工作的轶事时滔滔不绝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样的聊天,使她的思维开始有了循序渐进的微妙变化,不再是自说自话的胡言乱语,而是有的放矢,有根有据,有条有理,语言清楚,精神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外人根本看不出她是去年做过整个右乳房癌切除手术的88岁耄耋老人。我们切身感悟:与岳母聊天,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有效地减缓痴呆症状的发展。这种方法也得到医生的肯定。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聊聊天确实能够帮助老年人主动用脑,经常用脑,有利于保护人的大脑,促进脑细胞的再生,推迟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和进展,比药物治疗的效果好得多。目前世界上还无治疗老年痴呆症的特效药,所以把聊天作为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一种好方法,而这一方法正在全球推广。
其次,我们在与岳母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她的人生历程:岳母不到20岁就在老解放区安徽阜阳参加革命,经过培训,随军进驻大上海,和岳父一起在人民银行卢湾区办工作,担任机要员,负责打字。她在打字工作过程中,凭借认真积极的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劲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迅速成为一个多面手。每当基层营业所缺人手之时,她就能上柜台做储蓄业务。然而,身体瘦弱的她不幸被结核菌强袭,全身腹部各个脏器无一幸免,不得不住医院或疗养院治疗休养。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实行全面封锁,特效药雷米封奇缺,延误了对她的治疗,致使其迟迟不能康复。在实行“供给制”的情况下,她每天能够喝一瓶牛奶,就算是特殊照顾的待遇,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岳母养成每天喝牛奶的习惯并坚持至今。在当时就靠这一瓶牛奶,她才能恢复工作,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老干部离休制度实行,第一批离开工作岗位,把位置让给年轻一代。岳母始终保持廉洁奉公、工作积极、生活简朴的“老八路”精神,感人肺腑,令人佩服,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岳母在工作繁忙、生活艰难的条件下,抚养两个子女,自己身体虚弱,省吃俭用,还经常接济岳父农村老家亲友,毫不吝惜,此举有口皆碑。
如今岳母体弱多病,生活无法自理,正是我们尽孝道之际,怎么能忍心把她塞进养老院而撒手不管呢?现在我们吃的苦无法与她一生所受之苦相比,彼此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毫无理由放弃她,必须竭尽全力,精心照顾她,满足她的所有需求,这才是子女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