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闵行区颛桥镇上午举行“记录金婚”公益拍摄活动
~~~闵行区颛桥镇上午举行“记录金婚”公益拍摄活动
~~~闵行区颛桥镇上午举行“记录金婚”公益拍摄活动
~~~闵行区颛桥镇上午举行“记录金婚”公益拍摄活动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30多对老人在镜头前再“喜”一回
闵行区颛桥镇上午举行“记录金婚”公益拍摄活动
鲁哲
■ 免费为老人拍金婚纪念照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活了一大把年纪,第一次化妆,第一次和老伴在摄影机前深情对视。74岁的马桥村村民何进德开心地说:“开天辟地第一回!”今天上午,在闵行区颛桥镇爱诺庄园婚纱摄影基地,30多对金婚老人参加“携手今生 爱在颛桥——时光里的足迹”金婚老人摄影公益活动。

  五十年风雨一起走过,为了祝福这些用实际行动诠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誓言的金婚老人,重阳节来临之前,闵行区颛桥镇举行“记录金婚”公益拍摄活动。何进德老人和老伴今年结婚50年。村里给了他们这个拍金婚照的机会,老两口开心坏了。一大早两人从马桥村骑着脚踏车赶来了。

  拍摄活动原定于8时开始,很多老人六七点钟就赶到摄影基地了,活动只好提前。颛桥镇灯塔村的陆仁祥穿了他最好的一套西装,老伴范顺花特意穿了件红毛衣,喜气一点,衬得脸色红一点。两位老人1965年结婚,“当年结婚很简单的,就家里摆了两桌酒,请了双方亲戚,没拍结婚照。”陆仁祥老人说,当年的结婚证至今珍藏着,已经泛黄了。范顺花老人平生第一次化妆,难为情地笑了,“老了,老了,一脸的皱纹。”不过,在老伴眼里,老太婆化了妆还是蛮好看的。

  陈华定、王厚平老人把当年结婚照带来了。泛黄的照片里是两张年轻、意气风发的面孔。陈华定老人说:“当时拍结婚照连朵花都没得戴,半年前还可以胸前戴朵花的。”两位老人退休前是设计师、工程师。王厚平老人身体不如以前好了,老先生在边上照顾着她。为了今天的金婚照,两位老人穿着隆重。为老人化妆的志愿者说,为他们准备的发胶没派上用场。老人们头发都梳得“山清水落”。

  “来,手拉手,自然一点,笑一下”,摄影师把一张张相濡以沫的画面定格在了瞬间。摄影基地有6个拍摄场景供老人挑选。拍好后,老人们凑在电脑前选照片。“这张好,笑得自然。”老人在志愿者的建议下乐呵呵地挑选一张照片,并打印出来。修饰得更漂亮的照片将在活动结束后配上相框送给每对老人。

  今年是闵行区颛桥镇第一次开展“记录金婚”公益拍摄活动。活动采用“众筹”模式,为老人服务的都是志愿者。摄影师由来自上海交大摄影沙龙的教师担任,化妆师由颛桥镇的志愿者担任,现场引导、陪伴老人的也都是来自颛桥各基层单位的志愿者。本报记者 鲁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目击/街拍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俱乐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30多对老人在镜头前再“喜”一回
市民间收藏研究会成立
血清胃功能检查提早发现“敌情”
皇冠曲奇登陆齐鲁大地 中国工厂续写丹麦传奇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30多对老人在镜头前再“喜”一回 2015-10-11 2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