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与伊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不断激化,而因尼姆尔之死导致的沙特与伊朗间的紧张关系则显现出沙特近来对伊朗地位上升的不适应和不满。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李伟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伊核协议签署以后,由于反恐的需要,伊朗的作用逐渐显现,西方国家也更多地开始与伊朗接触。
然而,与伊朗的上升势头形成对照的,则是沙特地位的下降。由于美国不再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中东,沙特愈发不受重视。“美国一走,沙特的种种问题都暴露出来。”李伟建指出,沙特新国王正面临着老国王从未遇见的挫折和挑战。国际油价的下跌令沙特不得不“节衣缩食”,而国际社会合力打击IS令曾经将IS作为逊尼派力量来对付伊朗的沙特倍感压力,也令推翻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政权的政策受到挫折。
李伟建认为,沙特下令处死什叶派教士尼姆尔是一个草率的决定,是在宣泄情绪,或许并没有做什么深谋远虑,只是想通过制造麻烦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认为最终必然会有大国出面调停。而这一事件折射出的是地区大国的利益与影响力博弈。但李伟建强调,中东一些国家往往视教派利益重于打击恐怖组织,因此沙特的草率举动再次把教派因素抬了出来,将令教派之争再度发酵。当前,尼姆尔之死已经引起了伊拉克、黎巴嫩等国家的不满,矛盾继续激化最终势必将影响反恐大局。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