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护士供不应求
昨天下午,记者在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看到,前来就诊的患儿及家长将整个候诊区挤得水泄不通。最近,儿童医院门急诊量每天都居高不下,元旦3天医院所有科室都增加了排班,保证每天不同时段的出诊医生配置。院方透露,元旦当天,两个院区的出诊内科专家总数达到27位,差不多要翻平时普通休息日将近一倍。
同时,儿童医院针对夜间上半夜急诊病人激增的现象,特别增加了中班的人力配置。门急诊中部分医护人员处在孕期和产后哺乳期,但没有一人请假,均坚守在岗位上。院方为了应对就诊高峰,组织病房医生下班后开设高年资医师夜门诊;同时建立门急诊与病房联动机制,组织动态支援。尽管如此,庞大的门急诊量还是让医护人员“供不应求”,不能准点下班也是很寻常的事。
多举措应对就诊高峰
为了应对节假日就诊高峰,各家医院均出台了应急措施。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增加40%的临床医生,做好夜门诊的临床人员安排,确保高年资医师出急诊,及时调配高年资主治及以上医师,开展门急诊就诊患者流量监控,全力保障儿科门急诊力量。
新华医院元旦期间儿内科急诊一线接诊能力增强一倍,夜间照顾门诊增加医师,工作时间延长两小时,制定应急预案,由病房值班医师作为一线接诊力量的后援备班,安排儿内科高级专家门诊坐诊。
儿科医院病房主治医生支持门急诊和重症留观,增加主治医生支援急诊,增调护士支援补液室,增加便民服务人员岗位,扩大候诊区域,增开夜间雾化治疗。
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多
儿科专家表示,节假日期间孩子们患的病特点比较集中,大多数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疾病,还有小部分是意外伤害。“过节了,家长喜欢带孩子逛商场或者外出玩,在饭店里吃饭。尤其是进入商场这种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内外温差大,人一多病毒很容易交叉感染,导致很多孩子中招,出现感冒、发烧、腹泻等症状。”
专家提醒,针对冬季儿童容易患病的情况,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除了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空气质量不是很好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带孩子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合,外出回家后应立即洗手。
本报记者 施捷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