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银监会对银行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主要包括:严格实名制管理,坚决杜绝违规代开卡、乱开卡、批量开卡等问题;严格限制开卡数量,同一商业银行为同一客户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经核查发现非本人意愿办理的,应当中止服务,妥善处理;全面提升银行卡安全管理水平,严格落实社会责任。
这也是银行业内人士一直在强烈呼吁的:严格账户的开立,让犯罪分子无缝可钻。在采访中,他们还提出另一些有效可行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其一,每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设一个结算账户。比如自己指定为工资卡,其余的业务包括存款、公积金、还贷、买理财产品和基金等作为二级或三级子目录挂在总账户下。不仅个人管理查询起来简便,监管部门管住乱开卡也可立竿见影。减少账户数量还能起到缩短银行排队时间的效果,因为查一个账户就需要走一遍授权流程。在国外,每人拥有一个基本账户,其储蓄账户、支票账户、信用卡账户等,都是挂在基本户下面的。
诈骗分子作案,不可能用自己的账户。那这些用来作恶的账户从哪儿来的呢?专家介绍说,比如有些不法职业中介打着招工的名义,农民工来以后,一拿到他的身份证就去银行开卡,电子银行业务一整套办全,跟农民工说“办了卡少收你100元中介费”。还有的人贪图小利,把个人开的借记卡账户卖给求购者。一旦自己的卡被不法分子掌控,后果很严重。
其二,少办卡,不再新办存折。存折功能极其单一,借记卡则是“多面手”,可充分利用,定活互转也方便。更重要的是,每开一次存单,相当于又开了一次户。这带来问题,存单存折没法归集在一个主账户下统一管理。一家大型国有银行带头取消了新开立存单存折,其他银行也有意引导,但不怎么敢跟进,怕让客户产生种种误读,引起轩然大波。
其三,银行业能否统一作出承诺,正规发送的短信都不带链接?这样,用户更容易识别真伪。很多冒充银行客服号通过伪基站发来的诈骗短信,都带有链接,如果你误信它为银行官网点击进入,往往会一步步落入事先设好的陷阱。等发觉不对劲,账号密码等已经脱手,再想追回钱款困难重重。银行放弃一项促销手段,但整体净化了环境,让诈骗短信露出狐狸尾巴,得大于失。没人再信,诈骗短信自然渐渐绝迹。
最后,我们自身也要扎紧篱笆,管好银行卡的安全,不让诈骗行为轻易得逞。
首席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