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骨松MDT打造个性化医疗新体验
顾卓敏
  在看病也要“个性化”的时代,推动MDT(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建设考验着一家医院领军者的决策力。骨质疏松性骨折整合门诊(MDT)日前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正式开诊,这也是六院迄今为止开设的第9个MDT整合门诊。

  骨质疏松性骨折整合门诊是以骨质疏松症引发骨折的病人为主要诊疗对象的特色门诊。骨质疏松性骨折又叫脆性骨折,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人口老龄化以后发病率持续上升的慢性病种。患者往往由一次跌倒或者一次弯腰引发的骨折开始,给病人带来痛苦,让家属增添烦恼,对社会成为负担。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发病率高,老年人多和伴发疾病范围广的特点,特别是骨折急性期、长期骨折不愈合,或者反复骨折加上骨折后患肢功能恢复不良的病人,往往行动不便需要家属陪护,这样的求医人群有多系统、多脏器的问题而多次往返于不同科室,对患者和陪护人员都会造成不小的困扰。

  骨质疏松性骨折整合门诊由骨科、骨质疏松科、康复医学科和疼痛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其他伴生性疑难杂症疾病作出规范化诊断和个性化诊疗。团队骨科专家都从事骨科临床20多年,能从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经济条件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保守或者手术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康复科专家全程介入,帮助患者恰当锻炼以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疼痛控制专家依据丰富的药理知识和麻醉经验,避免多重药物配伍禁忌,制定符合现状的镇痛方案;骨质疏松科专家,能够从病史和临床检测中找到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展开个性化治疗;骨折愈合后,还要制定慢病管理举措,让患者避免再次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整合门诊是针对单一病种的综合诊疗,是帮助患者控制疼痛、提升生活舒适度的必经之路,也是正规操练恢复肢体功能的训练基地。

  伴随医学技术发展,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专科和亚专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临床科室目录中。而专科细分给患者带来专业诊疗服务的同时,也招致一些弊端,如不同专科的医生各自为阵,他们往往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对其他领域的新技术、新发展不甚了解。而这显然不利于患者得到序贯的综合治疗,相应地也使各学科间少了很多“教学相长”的机会。恰恰,MDT具备打破专科壁垒的天然属性。

  对于病患而言,MDT团队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初衷,规避传统科室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采用“联合作战”的方式,对病患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细致的评估,针对具体病情设计最为恰当的诊疗方案。

  在骨松MDT之前,六院已开设了眩晕、骨与软组织肿瘤、痛风/高尿酸血症、疑难甲状腺甲状旁腺、复杂肠癌、糖尿病足、脑血管病、转移性骨肿瘤等多个专科方向的整合门诊,为多学科合作提供适当的平台。同时,也帮助患者获得个性化、多学科、全方位的“一站式”高质量、高效率治疗,对提高病人存活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目前还有多个整合门诊在积极筹备中,预计到今年年底,六院的MDT数量将达到两位数。

  顾卓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G20在杭州
   第A03版:G20在杭州
   第A04版:G20在杭州
   第A05版:G20在杭州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骨松MDT打造个性化医疗新体验
不采血测血糖 有望年底实现
扶养阳气有效防治亚健康
“芝麻开门”技术修复“最痛苦漏洞”
想吃小龙虾,先看肾脏行不行
广告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2骨松MDT打造个性化医疗新体验 2016-09-05 2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