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一般不会自愈,药物也起不到根治的作用,因而必须要手术治疗。肛瘘治疗的关键是对内口的处理,手术时不能确切找到内口,或内口处理不合理,是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即便外口可能暂时愈合,但因直肠、肛管处的入口仍然存在,肛瘘仍然容易复发。
20世纪50-70年代是肛瘘治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黄金时代”,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方式得到不断改进,治愈率也有显著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盆底超声和肛管磁共振开始应用于复杂性肛瘘的术前评估,显著提高了瘘管形态学评价的准确性。近年来,由于越来越重视对肛门功能的保护,各种“括约肌保留技术”的开展成为复杂性肛瘘治疗的新热点。人们追求更小的切口、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愈合时间,是名副其实的“小时代”。在这个“小时代”里,一种集肛瘘探查和治疗于一体的新式武器诞生了。
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技术(VAAFT),是一种微创的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最新技术,它利用精密的视频设备从外口钻到瘘管里面,瘘管走到哪里就追到哪里,顺藤摸瓜,直奔内口。由于“清剿”工作只在瘘管里面进行,周围的组织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显著减少了创伤。同时内口的行踪难觅和肛门功能保护等问题都迎刃而解,最后再用精巧的闭合装置彻底地闭合内口。内口的确切闭合和瘘管的全面清理是其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举个形象的例子,就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情节,传统的手术是炸开山顶来探寻强盗的宝藏,而VAAFT就如一句轻巧的“芝麻开门”,宝库的大门自动打开,然而这个宝藏却是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瘘管。
我们对首批接受VAAFT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效果进行总结,并发表了目前国内唯一的VAAFT治疗报道,再次肯定了VAAFT的疗效,且无一例患者出现大便失禁,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仅4天左右。因此,VAAFT治疗肛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不但明显地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的肛门生理功能。
复杂性肛瘘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往完全治愈复杂性肛瘘的征程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治疗方案应该结合病人病因、解剖特点、症状严重程度、合并症及外科医师的经验,没有一项技术适用于所有肛瘘,应权衡治愈率和肛门功能,通过术前检查筛选适合的病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疗效。
林谋斌(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