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芝麻开门”技术修复“最痛苦漏洞”
林谋斌
  肛瘘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肛管疾病,发病率仅次于痔疮,约占肛肠疾病发病率的3.60%,肛瘘发病的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主,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克罗恩病和糖尿病患者是肛瘘的高发人群。肛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就像是在直肠内壁与肛周皮肤之间开辟一条“隧道”,大部分肛瘘的形成是由于肛门直肠脓肿破溃后引起,脓肿向周围扩散,穿破皮肤形成内外相通的“隧道”。肛瘘的主要症状是肛门周围反复流出少量的脓性、血性、黏液甚至粪液,因此肛瘘俗称“老鼠偷粪”。肛瘘虽然是良性疾病,一般不危及生命也极少恶变,但患者苦不堪言,肛门的流脓、流粪和散发的恶臭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又被戏称为 “人生最痛苦的漏洞”。

  肛瘘一般不会自愈,药物也起不到根治的作用,因而必须要手术治疗。肛瘘治疗的关键是对内口的处理,手术时不能确切找到内口,或内口处理不合理,是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即便外口可能暂时愈合,但因直肠、肛管处的入口仍然存在,肛瘘仍然容易复发。

  20世纪50-70年代是肛瘘治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黄金时代”,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方式得到不断改进,治愈率也有显著提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盆底超声和肛管磁共振开始应用于复杂性肛瘘的术前评估,显著提高了瘘管形态学评价的准确性。近年来,由于越来越重视对肛门功能的保护,各种“括约肌保留技术”的开展成为复杂性肛瘘治疗的新热点。人们追求更小的切口、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愈合时间,是名副其实的“小时代”。在这个“小时代”里,一种集肛瘘探查和治疗于一体的新式武器诞生了。

  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技术(VAAFT),是一种微创的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最新技术,它利用精密的视频设备从外口钻到瘘管里面,瘘管走到哪里就追到哪里,顺藤摸瓜,直奔内口。由于“清剿”工作只在瘘管里面进行,周围的组织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显著减少了创伤。同时内口的行踪难觅和肛门功能保护等问题都迎刃而解,最后再用精巧的闭合装置彻底地闭合内口。内口的确切闭合和瘘管的全面清理是其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举个形象的例子,就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情节,传统的手术是炸开山顶来探寻强盗的宝藏,而VAAFT就如一句轻巧的“芝麻开门”,宝库的大门自动打开,然而这个宝藏却是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瘘管。

  我们对首批接受VAAFT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的效果进行总结,并发表了目前国内唯一的VAAFT治疗报道,再次肯定了VAAFT的疗效,且无一例患者出现大便失禁,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仅4天左右。因此,VAAFT治疗肛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不但明显地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最大程度保留了患者的肛门生理功能。

  复杂性肛瘘对于外科医生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通往完全治愈复杂性肛瘘的征程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治疗方案应该结合病人病因、解剖特点、症状严重程度、合并症及外科医师的经验,没有一项技术适用于所有肛瘘,应权衡治愈率和肛门功能,通过术前检查筛选适合的病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疗效。

  林谋斌(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主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G20在杭州
   第A03版:G20在杭州
   第A04版:G20在杭州
   第A05版:G20在杭州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骨松MDT打造个性化医疗新体验
不采血测血糖 有望年底实现
扶养阳气有效防治亚健康
“芝麻开门”技术修复“最痛苦漏洞”
想吃小龙虾,先看肾脏行不行
广告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2“芝麻开门”技术修复“最痛苦漏洞” 2016-09-05 2 2016年09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