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离,难说再见
梅馨纯
  这段时间,电视剧《小别离》从众多国产剧中脱颖而出。剧中围绕三个初三学生的青春期、升学的故事而展开。学霸琴琴顺利考上了国内优秀的高中,继续奋力拼搏;帅气小宇早早做了出国的准备,最后去到美国的高中学习;而小主人公朵朵的求学之路似乎更加“曲折”。

  朵朵的妈妈一开始强烈反对朵朵出国,之后,考虑到朵朵的情况同时也听取了周围人的一些建议,才决定送朵朵出国念高中。之后便奔波于送朵朵去考托福、SSAT、准备面试等等。在完成这一系列繁琐的大工程之后,朵朵却收到国内一所不错的高中录取通知书,这时朵朵妈又萌生“不想让女儿出国”的念头,原因很简单,“我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我真的舍不得她”。直到最后,因为朵朵自己想出国,她的爸爸妈妈尊重她,才停止继续“作”,一家人为她践行。践行家宴上,朵朵妈和奶奶纷纷流下了泪水。在送别的机场里,朵朵和妈妈抱在一起那一幕,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深深的不舍。在送走朵朵之后,原本吵吵闹闹的三口之家变回了安静的两人世界,朵朵的爸爸妈妈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因为思念朵朵而频频落泪,甚至还萌生了生二孩的想法……

  虽然这只是一部电视剧,但满载人间真情。两代人之间的情绪流露是一种分离性焦虑的表现。分离性焦虑是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这种焦虑多发生于未成年的儿童,比如宝宝在进入幼儿园时大多会有这种分离焦虑症状出现,表现为哭闹、舍不得和爸爸妈妈分开、不想去幼儿园等等。

  不单单是儿童,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也经常会产生分离焦虑,甚至有些父母的分离焦虑表现比孩子还严重,所以当自己的孩子要出远门时,家长们心里总会特别失落和不是滋味。在心理科门诊,也会遇到过不少成年人因为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而产生焦虑的情况。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不同形式的别离。人们在面对离别的时候总是会有不舍、难说再见。这是一种正常的反应,但是如果反应过度、产生焦虑,就会对我们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时候,就需要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毕竟,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其他的美好等待我们去发掘。如果情况愈加严重,就需要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干预与帮助。

  难说再见,而我们更要学会的是理智地面对离别。

  梅馨纯(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理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化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保健/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4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1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口腔健康告急 老年人要打赢护齿战
别离,难说再见
牙齿不能被“放养” 好习惯需从小树立
病人在家也能看上皮肤科权威
让食物唤醒肠道活力
中医“治堵”从源头抓起
广告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2别离,难说再见 2016-10-10 2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