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全国老龄办等三部门发布的调查成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在预防保健、医疗保障等方面都有进步。2015年城乡享有医保的老年人比例分别达到了98.9%和98.6%。旅游日益成为老年人休闲生活的新选择,13.1%的老年人表示未来一年计划外出旅游。
不过,调查成果也显示目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15年,全国城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8.3%,总数约为4063万人。另外,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尤为严重。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了51.3%,其中农村为51.7%。
白皮书是首次对中国老年人走失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走失约1370人,65岁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高达80%以上,失智和缺乏照料成为老人走失的主因。
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接受过救助的走失老人中,仍有26%再次走失,走失5次以上的占被调查老人的6%。走失原因依次是迷路(占35%)、患有精神疾病(占18%)、失智(占17%)。约72%走失老人出现记忆力障碍情况,其中经过医院确诊的失智患者占总比例的25%。
今年5月,公安部启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建起了针对儿童失踪的全国性警报机制和群防群治体系,失踪儿童的寻回率大大提升。一老一小均是一家之宝,防老人走失,也该有全国统一的寻人网络平台。白皮书建议完善全国救助寻亲网的功能,使其成为全国人口报失和查找的多功能、综合信息平台。在全国救助站全面建立警务点,并连通警方的人口信息和户籍网络光缆,由驻站民警协助查找走失人员信息,帮助走失的老人能够尽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