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虹口“口述历史”聚焦世纪老人
龙钢 袁玮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龙钢 记者 袁玮)日前,居住在虹口区的部分老人拿到了一本还散发着油墨味的书籍《穿越世纪的风景》,书中记录着该区94岁—109岁的69位人瑞沧海桑田的岁月。这是虹口区老龄办和档案馆今年初启动百岁老人口述历史项目的一部分,相关视频记录也将在不久制作成专题片后,发放给老人们。据悉,这是本市首个由民政和档案部门携手合作开展的区域老寿星口述历史项目。

  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底,虹口区百岁老人已达165名,其中男性52名,女性113名,比去年增加了41名,是本市百岁老人较多的中心城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以及生活环境改善,高龄老人也越来越多。该区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有责任将他们的历史记录下来,传给后人。为此,虹口区组成老寿星口述历史项目小组,走访区域内近百位老寿星家庭,采访和拍摄他们及家人亲友,记录下沧海桑田的岁月。

  上海市目前第三高龄、家住山阴路的罗时敏老太,今年已经109岁了,每天依然看报、看电视,对新闻特别感兴趣。当项目组工作人员走进罗老家时,老人起身迎接。面对摄影、摄像镜头,老人笑着说:“我又不是什么明星,还麻烦你们来看我。”一句话把在场的人都逗乐了。老人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有4个孩子,其中2个在北京生活。目前同大女儿、女婿一起住,“小囡都已经80多岁了,大女婿90岁了。”当工作人员要为老人和女儿、女婿拍照时,罗时敏老太也不忘对女婿来一句:“侬也来轧一脚。”

  虹口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为区域里人瑞“口述历史”,并不是为他们修编家族史,而是通过走访将他们现时的真实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因为这些老寿星的生活是时间中活着的历史和空间中最美丽的景致。“既是长寿秘诀和指南,同时也是鲜活的历史记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
   第A03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评论/随笔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申城7家医院引入新型“医责险”
中国奥委会前身旧址变身体育文化博物馆
农家菜打擂台
虹口“口述历史”聚焦世纪老人
塔吊倾覆所幸无人伤亡
一货船长江口搁浅坐沉 2名遇险人员获救
上海天气预报
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长三角城市天气预报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1虹口“口述历史”聚焦世纪老人 2016-10-17 2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