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林表示,以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任务为标志,中国人才刚刚走出地球,还只是在近地轨道400公里以内空间活动。“随着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远、更大,肯定要远远超过400公里。”
“神舟十一号是个标志,也是新的开始。”张育林说,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探索试验的任务即将完成。随着下一步空间站的建成,我国载人航天将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
“到时候,飞船发射不像现在隔几年发一次,而是一年发几次,以保证航天员定期往返。”张育林说。
张育林展望,虽然中国空间站只有60多吨,规模不算大,建设得也比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要晚,但在推动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制造等方面将有一系列新的突破,将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按照中国航天“三步走”的战略,2020年前后将建成我国自己的空间站。
张育林的讲话很快在互联网引发公众热议,很多人都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到太空旅游,近年来,太空成为新兴增长的旅游主题,根据旅游网站预订数据显示:今年极光、观星等天文旅游产品预订同比增长500%。
特派记者 程绩
(本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午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