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晨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迎着朝阳出征太空
程绩
神舟十一号发射全过程示意图
■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出征仪式上挥手 新华社 发
■ 神舟十一号对接结构安装上海航天 供图
■ 太阳电池翼检查 上海航天 供图
  10月份的大漠寒意袭人,但昨夜今晨,戈壁滩上的东风航天城度过了一个令人激动的不眠夜,今晨7点30分28秒,迎着朝阳,神舟十一号飞船载着两名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成功飞向太空。随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总指挥张又侠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一号飞船将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与等候多日的天宫二号完成一系列任务。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将和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出征仪式简短热烈

  东风航天城一夜未眠,今天凌晨,气温逼近零度,但圆梦园广场道路两侧围满了热情群众。

  凌晨4时,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出征仪式举行。

  4时30分,问天阁南门徐徐打开,景海鹏、陈冬两位航天员身着乳白色航天服依次走出。步行十几米后,两位航天员立正,向载人航天总指挥报告:“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景海鹏!”“航天员陈冬!”

  “出发!”总指挥声音洪亮。“是!”一个标准的军礼,两代军人的身影定格在历史的瞬间。两位航天员继续向前,他们边走边挥舞手臂,向群众致意。

  “蒸蒸日上,再创辉煌,祝我们的航天员胜利凯旋!”出征仪式结束,现场观众向航天员送出祝福!乐队奏响《歌唱祖国》,人们很自然地跟唱。

  现场一片沸腾。年轻的学生们挥舞着手中的花束,欢呼雀跃;少数民族的代表们盛装鼓掌,表达着他们对航天员深情的祝福和敬意;身着工作服的航天人们此时也一同欢呼,释放着心中的那份属于航天人的骄傲、自豪和对即将出征战友的深深祝福……

  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的动作非常默契,陈冬说,经过6年的训练、磨合,两人之间已经非常了解,“进入乘组后,我们每天工作训练的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远远超过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景海鹏身为任务指令长,对脚下的路十分熟悉。神舟十一号的指令长景海鹏是第三次“出征”,此前他执行过神舟七号、九号两次飞行任务,这在中国航天员中尚属首次。任务期间,他将在太空度过50岁生日。以50岁“高龄”上天也创造了中国航天员的纪录。

  两位航天员步伐稳健地登上车辆,披着大漠之光,向5公里外的载人航天发射场进发。

  发射过程堪称完美

  天地相接之间,蓝色的发射塔环抱着乳白色的火箭巍然耸立。

  5时45分,第四层发射塔架平台打开,火箭露出了尖尖一角,随后,二、四层平台依次打开,7时05分,包裹着整流罩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第三层平台打开,灯光照射下的乳白色火箭,在大漠清晨微亮的天空中,犹如一块白玉。

  零号指挥员确定最终点火时间:7时30分28秒。

  此时,两名航天员正在舱内做着各种口令手势的练习。此前陈冬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到发射前一秒,就不会停止准备。”

  “30分钟准备!”发射塔架的回转平台全部打开,乳白色的船箭塔组合完全呈现在人们眼前,它在霞光的照耀下瞬时惊艳。现场观看的人群中不由发出一片惊叹之声。

  距离发射塔架1500米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测发大厅内,各系统参试人员紧张地进行着各项操作。

  “运载火箭准备好!”“飞船准备好!”“航天员准备好!”一声声报告传到指控中心,发射架上的工作人员全部撤离。约70米高的船箭塔组合体宛如勇士在天地间挺立,准备出征。

  “5分钟准备!”望着即将发射的箭体,大家知道,两位航天员就在飞船之内,只待升空。

  “1分钟准备!”零号指挥员的声音在发射场上空响起。

  火箭控制自动转电,控制、遥测、外安、故检、利用脱插脱落,摆杆摆开,导流槽喷水……

  发射进入最后倒计时。气氛陡然紧张,远处裹着厚重羽绒服的媒体和观看人群都安静下来。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

  7时30分28秒,火箭喷吐着烈焰,拔地而起。现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大地震颤,黄色的烟雾包裹着红色的火焰,托举着火箭稳稳升空,越飞越高。

  五次变轨追“天宫”

  发射成功两天后,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将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神舟十一号将进行5次变轨,调整天宫二号目前所在的距离地球393公里的近圆轨道。

  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后,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工作和生活。

  目前,两名航天员已经进入到“做六休一”的工作状态,轮流休息、值班。而为了迎接航天员的到来,天宫二号已建立了舱内的载人环境,天宫二号密封舱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氧气的成分、大气的压力,都已调整到最适合航天员在轨生活的要求,而且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的一些配合、交会对接的设备也都进行了在轨测试,结果显示一切正常。

  特派记者 程绩 (本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
   第A03版: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评论/随笔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复/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博览/新民环球
今晨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迎着朝阳出征太空
神舟十一号背后的上海传奇
太空蚕 宝宝能结茧吗?
VR实现 天地可视通话
新民晚报神舟十一号太空之旅A02今晨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迎着朝阳出征太空 2016-10-17 2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