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茹某因需要陆续向阮先生借款12万元,并出具借条一份予以确认借款事实。去年5月20日,茹某主动联系阮先生,约定见面处理借款事宜。
第二天晚上,茹某先归还了1万元现金,并要求重写借条。
阮先生当场将借条原件交还。茹某则拿出自带的笔重写借条,并捺上手印,写完后将笔随手扔在地上。
茹某离开后,阮先生发现借条上的字是蓝色笔迹,不放心,于是打电话给对方,让他回来重新写一份。
此时,借条上的字迹,居然变得模糊不清。阮先生越来越肯定,对方打欠条时使用了消字笔。
“不会留把柄给你了,让你也闹不成。让我再写借条是不可能的。”再次拨通茹某电话时,茹某这样回答阮先生。
再看借条,上面的字迹居然消失了。无奈,阮先生只得报警。值班民警告知,这属于经济纠纷,不予受理。于是,阮先生一纸诉状将茹某告上法庭。
近日,绍兴越城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有关方面对阮先生提供的空白借条、收条的内容进行了技术还原鉴定。
让茹某没有想到的是,经专业鉴定机构鉴定,欠条上的笔迹居然又显现了。
记者看到,虽然经“还原”的借条的字迹有些淡,但还能辨认出“今收到阮某某拾壹万元整”、“2015.5”等。
“字迹还是可以通过特殊仪器或专业刑侦手段还原的。”
绍兴市公安局柯桥分局刑侦大队一位技侦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表面字迹消失了,但写字需要力道,或多或少会在纸上留下压痕,可以通过特定角度的光照,或者采用特殊仪器,把残留的书写痕迹复原,“哪怕墨水中不稳定的化学物质分解变成无色物质,但这些看不见的成分依然遗留在纸上。采用刑侦技术手段就能找到这些看不见的物质,从而寻找书写痕迹。”
茹某的行为已涉嫌诈骗,目前,案件已被移送至公安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