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委表态】
外籍人员子女招收政策保持稳定
■ 本市中小学有四种办学形态,分别为公办、民办、中外合作(仅限高中)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仅可招收境外学生)。本市外籍人员子女招收政策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变化,境外学生可申请入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及公、民办学校。
■ 民办学校招收各类学生,均应按照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管理程序进行,学校要做好招生咨询服务工作,但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招生。
■ 按照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有关规定,外资可依法申请与本地教育机构合作举办幼儿园、高中,但不得举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 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由国务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业内解读】
21所国际高中课程暂不受影响
本报记者获悉,在上周市教委召开的相关会议上,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出现的一些办学问题,提出了整改。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只有境外学生可申请入读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及公办、民办学校,但是,个别学校招生在孩子的身份问题上打擦边球,允许境内身份的学生就读国际部,也有学校削弱了语文、思想品德等基础课程的地位,在招收境内孩子的班级中,照搬照抄国际课程。
“任何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全面落实国家课程。不允许冲击国家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主体地位。不允许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内容和言论。”相关业内人士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如果开设双语课程,必须做到中西融合,通过相关部门教材审定和办学资质审核,而不是把国际课程拿来就用。从另一方面而言,如果孩子就读的学校,已经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家长可以不用担心。
记者了解到,市教委公布的21所本市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试点学校名单暂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