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陆梓华)市教委今天上午公布2015年度上海市初中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报告,对本市九年级学生相关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初中教育质量总体上处于较好水平,学生学业成绩保持高水平,教育均衡化程度在提升,睡眠时间有所改善,体质健康水平在提高,学习压力有所减小,学生更加喜欢学校,家长对学校总体比较满意。
城乡差距正在缩小
2015年的测评共有566所初中(含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公办学校521所,自愿参加的民办学校45所)参与,共有51159名九年级学生、1035名校长、8827名教师参加调研,并首次邀请49968位家长参与问卷调查。
数据显示,全市九年级学生达到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比例分别为96%、92%、90%、91%,与2014年相比仍保持高位并略有上浮(上浮约1-3个百分点)。城乡、校际之间差异在缩小,学业成绩均衡度处于较高水平,初中科学和数学由学校层面的因素造成学习成绩的差异比例比2014年有所收窄。这些数据表明,上海初中处于高位均衡发展状态,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16%初三生睡足8小时
调查表明:
■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所提升,初中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为96%,比2014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
■ 80.6%的九年级学生对学校认同度较高,88%以上都喜欢自己的学校,85%以上很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93%表示在学校里与同学相处和谐。
■ 学生学习压力有所减轻,睡眠时间有所改善,46.5%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较小,每天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6.4%,比2014年提高约4个百分点,近一半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7小时左右。
■ 学生学习较有自信,73%以上的九年级学生相信自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66%的九年级学生认为学习本身是一件有趣的事。
■ 九年级学生每天晚上的作业时间在2-3小时、每天放学后的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
刷题影响思维能力
数据分析显示,在九年级学生中,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学生学业成绩明显低于睡眠时间在6-7小时的学生,睡眠时间在6-7小时的学生其学业成绩低于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学生。学习自信心较强的学生平均学业成绩比学习自信心较弱的学生高出13.6分,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平均学业成绩比学习动机较弱的学生高出9.4分。
市教委表示,数据也揭示出本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科学发展还有一些难点需要研究和解决。例如,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表现还不够突出,数据分析显示,学校学生平均的作业时间越长、平均的校外补课时间越长,学生平均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越低,简单的多做作业和过多的校外补课不是提高高层次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