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廉价药荒不能只开方不下药
潘高峰
  近年来,一些便宜、有效的廉价药正在逐渐从市场上消失。一药难求的情况下,“黄牛”做起了倒卖生意。据报道,一盒仅售7.8元、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在很多家医院难觅踪影,而“黑市”上却卖到4000元。

  廉价药在医院里短缺,却在“黑市”上被哄抬价格,说明其生产、流通、监管体系出了问题。“廉价药荒”为何难治,如何破解?来听听各方观点。

  “当前,药品定价主要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格,在保持生产企业合理盈利的基础上压缩不合理营销费用。通常,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药物,需要经过公开招标采购,而价格低、需求量大的药往往竞争激烈。有些药厂为中标,恶意竞争,压低价格;但又因中标价太低,无利润空间,放弃生产,导致一定时期内部分药品短缺。”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副教授刘宝

  “廉价药没有了,想治病就得有替代品,而替代品的价格必然更高,这在无形中推高了看病成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更加凸显。另一方面,部分廉价药还扮演着救命药的角色,而且市场上也没有很好的替代品,这就催生了‘黑市交易’,救命的廉价药反而成了‘要命’的高价药。”

  ——网民“高永维”

  “除了政策上的规范与支持,最重要的还是要‘以需定产’,才能保障‘救命药’供给的持续性。”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专家王锦霞认为,对短缺药品实行带量采购,明确采购关系,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才能刺激生产,真正地实现供给保障。

  “在新‘医改’推进的语境下,廉价救命药的保障将会得到加强,但政策调整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建立一个紧缺廉价药交易平台,统一生产、精准配送,花费的成本并不大,却能解决患者的紧要难题。”

  ——网民“朱建波”

  “治疗廉价药‘缺货症’的‘药方’开出来了,关键是有关部门要及时制定细则,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一方面保证低价药品合理利润空间,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取消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只有这样,医药企业生产与供应廉价药才会成为可能,医生推荐患者使用廉价药才会变成现实,‘看病贵’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新华网

  本栏编辑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阳光天地
   第A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国考“忽冷忽热”的背后
声音·八方
治廉价药荒不能只开方不下药
扫一扫
新民晚报要闻A03治廉价药荒不能只开方不下药 2016-10-25 2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