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聚焦/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谭盾用音乐传播中国文化
~~~谭盾用音乐传播中国文化
~~~谭盾用音乐传播中国文化
~~~谭盾用音乐传播中国文化
~~~谭盾用音乐传播中国文化
~~~谭盾用音乐传播中国文化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敦煌手稿变得“可听”
谭盾用音乐传播中国文化
朱光
  “树很想休息,但是风老在吹……”作曲家谭盾改编的巴赫《马太受难曲》昨晚在上交音乐厅上演时,加上了这么一句歌词,“西方人觉得,这句话说的不就是人生吗?而我说,那就是中文里‘树欲静而风不止’所表达的意思。”谭盾沿用了原作中90%的歌词,加入了10%中国文学里的语句,他觉得,“这样才能让西方人也了解中国文化。”

  关键词:责任

  谭盾是2000年受德国巴赫学院纪念巴赫逝世250周年而委约再现《马太受难曲》的,昨晚的演出是中国首演。演出前接受专访时,涉及任何话题,他都会谈到艺术家的责任——消弭肤色、文化等偏见,从而避免因偏见而引发的战争。

  “我从小在浏阳河边跟着外婆长大,进入音乐学院之前听到有人说‘音乐之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聂耳。”接受西方古典音乐教育后他才知道,在国际乐坛上,“音乐之父”指的是巴赫。在西方古典音乐发展的历程中,无论从技术、内容,还是精神等方面来说,巴赫的音乐确实是西方文化的结晶。由此谭盾想,“我们如今在传播国乐时,是否也应该以当代的方式融入孔子、老子的智慧呢?”

  关键词:传播

  谭盾表示,在创作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同时,还要注重传播。他改编的《马太受难曲》最近一次公演是2个月前在希腊,古罗马遗迹的周边。此外,在纽约上演过四次,其中包括在大都会博物馆里的一座古希腊神庙前。因而,更多西方听众从10%被改编歌词中听到了孔子、易经等内容,也听到了“树很想休息,但是风老在吹……”谭盾表示,“西方的音乐里有教堂,但是我们东方的音乐里有更广阔的自然。”

  近3年来,他始终致力于在全球搜集、收藏从敦煌流散出去的中国古代音乐手稿。他还透露了一段亲身的经历,“我到敦煌的时候,进入了还未对外公开的区域,发现那些壁画前都有一堆一堆骨头。后来我得知,封洞是从里面封的。看着那一堆堆骨头,我明白了,那是一位位打坐的画师留下的,那就是中国人的美与善。其实,封入洞中的,还有我们的思想……”1904年,在敦煌扫地的王道士,把上千年的经书和音乐手稿以低价卖给了外国人。如今,这些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文物,都被藏于大英博物馆等地。谭盾新近的努力,就是要复原这些手稿,让他们变得“可听”,“敦煌蕴含着中国人的思想。”而当今艺术家的责任,就是“融合东西方,建立共同的文化家园。”

  首席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评论/专栏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新民邻声·话题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家庭理财/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观点
   第C04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专题
   第C06版:专版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金玉兰”木偶节下周欢乐揭幕
浓浓乡情化不开
盲孩子“看”了一场戏
“艺术天空”多姿多彩
让敦煌手稿变得“可听”
哈维尔“生灵”展沪上
新民晚报聚焦/文体汇A12让敦煌手稿变得“可听” 2016-10-29 2 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