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初衷,往往很简单,创业者发现了市场有需求而自己恰好有能力可以满足需求。创业之路,既能解决生存之道,也能打开财富的源泉。
失业造就创业
杨洋十几年前从大理来上海打工的时候,在下沉式商场里经营韩国发饰的小店当营业员。为了更好地销售发箍发圈,杨洋除了看热门韩剧里的女主角造型,学习如何打理韩式发型之外,还参考韩剧中的穿衣风格精心打扮自己,很快她的销售额远远高于与她翻班的同事,随后的十几年里杨洋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倒也安稳,从来也没有想过要跳槽换工作。直到去年得知发饰店老板打算关了实体店铺,把生意移到网络上销售,杨洋第一次有了危机感,即将到来的失业风险反而形成了她创业的动力。杨洋与先生商量,两人趁着还年轻也可以试水开店,做的还是自己熟悉并且擅长的韩国饰品生意,不过自己开店和给人打工看店完全是两码事。除了倾囊而出多年的积蓄用作租赁商铺、装修开业之外,每月还需要定期去韩国进货,白天看店之余为了促进销售,还需要给产品拍照发微信,利用朋友圈向老客户推荐饰品。
店铺经营一年多,积累了十多年的老客户加上口碑传播带来的新客户使得店铺生意还算不错,十个月就已初步实现盈利,为了提升利润,她除了饰品之外也做护肤品、化妆品的韩国代购生。因为更多的努力付出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老板,所以即便再辛苦杨洋也觉得很值。
水到渠成的事
对于杨洋来说,失业造就了创业,但对于木子来说,创业是水到渠成早晚的事。木子是一名在上海闯荡多年的理发师,从小的理发店做学徒到高端美发店做技术总监,木子用了十年的工夫。理发的价格也从最初的10元涨到了428元,理发师的行业全靠手艺说话,木子因技巧娴熟,审美眼光又好,总能让前来理发的客户满意而归,从此成为她忠实的回头客。随着预约她的客人越来越多,木子上班时间连上洗手间的工夫都没有,而理发店为了让她为更多客户理发,见缝插针地排满了客户预约,有时候木子不得不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虽然收入随之水涨船高,但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也很大。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木子选择独立门户。她回了一趟老家,把父母留给她的婚房卖了并且把在上海买的车也卖了,筹到创业原始资金100万,在苏州和上海两地开了两家理发店,从招兵买马到店铺租赁装修,她都亲力亲为。木子觉得自己更享受创业的过程,创业能改变她和合伙人的人生轨迹,让她有了面对未来的胆识,取得精神层面和物质上的“双丰收”。
提到创业这个词,成功了就很容易被抬到天上,失败了又会很轻易地被贬低到地下。但其实创业说到底是一种生存之道,也是一种理财方式,既需要考量前期投入又需要盘算收益回报率,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既帮助你实现了人生理想又成为你立足社会的坚实后盾。
陈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