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输赢的时刻就有宫斗。一支车队两名车手,当彼此都足够优秀,斗争一触即发。
发小翻脸
F1车坛有个被默认的事实,如果车队里的两位车手实力有差距自然相安无事,如果伯仲之间则很可能互不买账。阿隆索、莱库宁、维特尔都曾卷入内讧的漩涡,但近年来赛道上最著名的“兄弟阋墙”,无疑出自梅赛德斯。
本赛季车手年度冠亚军、梅赛德斯奔驰车队两名车手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曾是一同长大的发小。从F3到F1,少年时代的两人曾一起骑车、踢球、打电子游戏,他们甚至分享过冰淇淋。当他们首次展开竞争的时候,他们互相讨论的,是如果能够成为F1的队友是一件多么酷炫的事。2013年当汉密尔顿加盟梅赛德斯与罗斯伯格搭档时,他们也非常满意,庆幸在一起。
但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他们的关系在2014年摩纳哥站时变得非常微妙,当汉密尔顿试图冲击杆位时,罗斯伯格似乎故意挡在了汉密尔顿的路上。2014年晚些时候的比利时斯帕站,两台梅赛德斯赛车相撞。随后梅赛德斯车队认为罗斯伯格应对此负责。这似乎对他的整个赛季产生了负面影响。2015年两人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在上海站,罗斯伯格指责汉密尔顿毁了自己的比赛;在奥斯汀,汉密尔顿赢得了自己的第三个世界冠军,但他故意在第一弯将罗斯伯格逼出了赛道,随后引发了著名的“扔帽子”事件。
压车添堵
最能体现彼此毫不相让特质的,就是前天最后一站汉密尔顿“反常”的表现——在前天比赛中,汉密尔顿数次无视车队提出的提速要求,以一种故意拖延的姿态保持领先。最终比赛结果第1名和第4名之间只有不到1.7秒的差距。
前天收官战前,积分形势看起来很明朗,罗斯伯格只要拿到分站第三,不用看汉密尔顿脸色就可加冕,以梅奔赛车的实力这很简单。红牛车队经理霍纳赛前支招汉密尔顿,想翻盘唯有“压车”战术。领先车手故意减速,让后面车手尽量靠拢,制造意外。
赛前,汉密尔顿曾表态不屑于使用“压车”战术,要光明正大地赢下比赛。但是来到周日,汉密尔顿却从比赛第一圈压到最后一圈——一向对速度追求极致的汉密尔顿,很可能是职业生涯里第一次,微微松开了一点油门。
获得季军的维特尔在冲线后,就曾通过无线电对车队抱怨说:“刘易斯在耍阴谋诡计,比赛最后时刻很艰难。”梅赛德斯领队沃尔夫赛后直言,“这是任何车队和公司都不允许混乱和没有规矩的行为,未来发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前世界冠军劳达也向汉密尔顿表达了不满,“身为车手你可以在规则允许下去做一切,问题是,你要尊重队友。”英国媒体甚至爆出猛料,汉密尔顿将受到重罚,甚至可能被炒鱿鱼。
对于围场里的指责,汉密尔顿赛后接受采访时做出回应:“我不认为我做了什么危险的事情,我也不认为我做了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我们在为总冠军竞争,我处于领先,所以我就掌控比赛节奏。规则就是这样的。”
你很难去评判这样的行为究竟是对还是错。毕竟身处在一个落后者的立场上,想要翻盘,就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你也很难不去质疑,竞技体育的意义究竟落于哪里。如果一项被誉为是这个星球上速度最快的比赛项目,最后的冠军却是因为慢而产生,这多少会让人感到几分唏嘘和感慨。
新王诞生
这已不是汉密尔顿第一次经历未知的收官战了。事实上,十个赛季以来,这已经是英国人第四次在最后一站为年度总冠军而战了——前三次,他都是以领先者的姿态笑到了最后。
2016年11月27日。F1的历史上写上了新的年度总冠军的名字,而上一次拥有一个新的冠军,已经是遥远的6年以前的事情了。
F1的世界,究竟是车手驾驶技术重要还是赛车性能重要?几乎不变的总冠军人选会告诉你,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后者。纵观整个赛季的比赛,梅赛德斯奔驰车队的优势依然无法撼动——事实上,某一车队一枝独秀,犹如火星车一般的存在,让赛事早早失去悬念,这样的剧本已连续近十年不断上演。在告别了红牛牌“火星车”之后,F1迎来了梅赛德斯牌“火星车”。而每个火星车都将比赛变得失去悬念,没有了看头。
不管怎样,纷纷扰扰的2016赛季已画上句号。相比上个赛季结束后技术规则巨大调整带来的变化与期待,2017赛季,车手阵容的调整或许将更吸引眼球。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