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郝铭鉴的新书说起
丁言昭
  丁言昭

  我向各位介绍,他叫郝铭鉴,也许你会摇头说不熟悉,但我说,他是《咬文嚼字》的主编,你肯定会讲,啊,我知道,我知道!

  《咬文嚼字》可会“咬”人了,“咬”中央电视台的名嘴、“咬”“春晚”、“咬”名作家……甚至还“咬”新版的人民币,名声大噪、影响深远,据说有的学校还将这份杂志作为课本呢。

  最近得到郝老师送的书《萤火虫你慢慢飞——郝铭鉴语文微博一束》。这本书看起来不累,三言两语,切中要害,不用动脑筋,有点像“补白大王”郑逸梅写的书,看后大增知识。读后有的会嫣然一笑,有的会大吃一惊,有的会想原来如此,有的会浮想联翩。

  郝老师好几次在书中写到他亲爱的妈妈。郝妈妈是个文盲,没读过书,可是却将《百家姓》背得滚瓜烂熟,你猜她是怎么学会的?说来你可能会不相信。原来是郝妈妈小时候放鸭子时站在私塾门口偷听来的,肚里的俚语、谚语多得不得了,脱口就来。例如“一船油翻掉了,还在乎这几个油花子。”“跌个跟斗还要抓两手泥。”可有意思了。

  郝妈妈的早餐拿手活是豆浆烧泡饭。有一次,我和爸爸上他家去玩时就品尝到了这种绿色食物,真是既营养又好吃。

  郝妈妈在家还担任儿子的秘书,做得像模像样。就拿接电话来说吧。如是姓丁打来的,就放一枚钉子;姓赵打来的,就放一颗枣子;姓李打来的,就放一个李子;姓史打来的,就放一块湿布;姓洪打来的,就放一张红纸……儿子回家朝桌上一看就明白了。不过也有搞不清楚的时候,如看到一只白萝卜,就不知来电者究竟是姓白,还是姓罗、姓卜,但不用担心,郝妈妈会用声调来形容来电者的腔调,儿子一听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郝老师在书中形容: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是“穿正装”,而在网络上动笔则是“着休闲服”。我觉得在网络上动笔,似乎更可以形容为“穿睡衣睡裤”,这不是来得更加随意、没有压力吗?虽然有点不礼貌。

  为什么要取这个书名呢?郝老师告诉我,那是因为他听到一首歌《萤火虫》,那抒情而宁静的旋律仿佛让他回到故乡、回到童年。如果一定要说寓意,恐怕是微博的“微”,和萤火虫的小,有某种相似之处吧。

  别看郝老师“咬”人那么凶,他自己也有软肋。他上课操的是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保留节目又是山东快书,如果台词老师去观看演出,一定会“咬”得他“遍体鳞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11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街拍/目击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广告
70后,你老了吗
繁华梦
穆藕初与家父
从郝铭鉴的新书说起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光之魅
“杰”要厘清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从郝铭鉴的新书说起 2016-11-29 2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