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监管“味觉”岂可麻痹
佘宗明
  佘宗明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很多国人而言,这话或许还可续上一句“食无调料不欢”。正因如此,媒体日前曝光的假调料新闻,才会触动许多人担忧和激愤的情绪按钮。

  据报道,在天津独流镇,有民宅每天生产大量假冒名牌调料,“雀巢”“太太乐”“王守义”“海天”“李锦记”等知名品牌几乎无一幸免。这些假货通过物流配送或送货上门的方式,流向北京、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山东、四川等地。据调查,该镇造假窝点多达四五十家,每年产值以亿元计,造假历史长达十多年。

  工业用盐加色素勾兑出酱油,用过的八角花椒回收炮制十三香……这些卑劣的造假手法,让很多人无法淡定:原以为,在家做饭就能免于地沟油和瘦肉精等的毒害,没想到如今用个调料都不安心。

  事发后,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安部立马派员赴天津现场督查,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也迅速批示“绝不护短”。在“彻底整治”的表态和铁腕打击的阵势下,当地的“假货基地”就此被端,已成大概率事件。

  由媒体报道引发上级重视、推动问题解决,算是这类公共问题较优的解决路径。但就算假调料问题被迅速解决了,其反思价值都不可抹去:此事的“爆点”,不只是假调料从生产到供销的畸形链条本身,也在于它存在之久、规模之大——几十家家庭作坊式的造假窝点,数以亿元计的年产值,都让人拍案惊奇。

  在食品安全管理被缀以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语境下,这个“北方调料造假中心”都没有覆灭,反而历经多次专项执法仍“野火烧不尽”,该现象显然值得深思。

  也是在昨天,福建莆田“假鞋之都”亦被聚焦,里面假鞋、假发票、假快递、假手机卡应有尽有,与假调料事件俨然南北呼应。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假货产业,它们的毒瘤式存在,也说明假货赖以寄生的市场法治“暗区”仍待点亮。

  这类市场法治环境,通常囊括两个方面:常态化、严格化的监管执法;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两点的薄弱,必然导致市场被引向非法治的一面,有些黑色产业瞄准利基市场、以消费空间的“长尾”为手段实现利润积累,也是源于非健全市场环境的庇护。

  现在都在讲供给侧改革,这其实也需要执法监管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作为制度供给,跟转型升级之需匹配。拿假货问题来说,强化对食品的全链条监管网络,增加对问题食品的筛查敏感度,也将刑法中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食品监管渎职罪”等罪名激活,还有针对“毒食品”产业链的隐蔽性实行吹哨人制度,就很有必要;而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门槛降低,也该成打假的环境营造。

  假调料面前,监管“味觉”不可麻痹,市场法治缺漏的修补,也已没有回旋余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阳光天地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大购网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监管“味觉”岂可麻痹
“乌鸦妈妈”
干部“复出”得讲规矩
老和小
抗霾有方?
哲学并不贫困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7监管“味觉”岂可麻痹 2017-01-17 2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