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的锡的瓷的,圆的扁的长的,一齐亮相徐汇艺术馆
小小汤焐子 昔日“取暖神器”
徐翌晟
▲清末民初的锡制汤焐子
▲东北的陶瓷汤焐子
  立春已过,上海的天气依然阴雨连绵,冰冷刺骨,在徐汇艺术馆里正在举行的“汤焐子”展览上,展出了108个产自各个时代、来自大江南北的冬天“取暖神器”,令参观者在怀念往昔生活的同时,亦心生温暖。

  展厅里,一张由十张床板拼接起来的“大床”上,铺衬着朵朵雪白的棉花,各种材质各种色彩的“汤焐子”浮现其中。据收藏者马德岗介绍,其中年代最古老的一个是清末民初的锡制汤焐子,有百余年历史,“翻过来可以看见汤焐子的底面都是平的,盖子却是双层盖的,以防止热水倒漏。因为那时的汤焐子全部依靠手工敲制出来,直到工艺改进之后,底面才制成圆的。”

  这种焐冬的老物件,宋代就已经出现了,也许是它放在被窝里的缘故,古代文人就戏谑地称它为“婆”子,也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等。古代汤婆子以铜质、锡质等材质居多,一般为南瓜形状,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华东师大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介绍:“汤焐子与手炉、脚炉等物件不一样,它是一种装热水的取暖用具。从制作汤焐子的材质来看,一般都是黄铜制作,也有用锡质材料的锡汤焐子,都是用两个半扁球形铜构件焊接而成,顶部铸有一个注水口,注水口上拧有一个铜盖或锡盖。每当睡觉前,将汤焐子内灌满开水,放到被窝内几乎可以保持一个夜晚的温暖。”古时候姑娘婚嫁的嫁妆常常会附带着这个物件,有些汤婆子还传了几代人。

  令人惊讶的是,汤焐子不仅在中国有,日本、欧美也有;不仅上海以及苏浙一带有,东北地区也有。日本的汤焐子接近扁扁的椭圆型,与中国北方的汤焐子在形状上极其相似。在二楼展出的陶瓷质地汤焐子多为东北地区所特有。简洁的横纹多为1966年前制成;有“沈陶57厂”字样的流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精致鱼形花样的,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所制,表达了当时回归人文的气息。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中国新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人家/新民印象
   第A09版:人家/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国务院印发首个 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规划
怀揣一颗匠心培育印刷能手
坚决清理整顿规范教育培训市场
保护历史文脉 留存文化记忆
“阿姨”回来了
匠心的生产力
小小汤焐子 昔日“取暖神器”
沪上双姝 满腹诗书
美国国土安全部 暂停实施限穆令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小小汤焐子 昔日“取暖神器” 2017-02-05 2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