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剪纸“大使”郭宪的故事
~~~——剪纸“大使”郭宪的故事
~~~——剪纸“大使”郭宪的故事
~~~——剪纸“大使”郭宪的故事
~~~——剪纸“大使”郭宪的故事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剪出乾坤,剪出吉祥
——剪纸“大使”郭宪的故事
子歌 薛莺
  文/图 子歌 薛莺

  “过年啦,贴花啦,满窗子,都红了。”这首传唱几代的童谣说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

  一张纸,一把剪刀,几个转折,几个翻转,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动物、花草或文字便跃然纸上。剪纸,是手上的艺术,最是考验人的心灵手巧。

  民间有许多剪纸大师,他们不慕名利,全心投入在这项古老的传统艺术中,家住浦东张江镇63岁的郭宪便是其中之一。她从事高校剪纸艺术教育30余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地质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心主任。

  社区授课,粉丝跨区赶来

  2009年,郭宪从北京的大学退休来到浦东张江镇,照顾在张江创业的爱人。她告诉我们:“在这里生活很方便,我住的地方空气环境也很好。”

  定居下来的郭老师在家闲不住,剪了各种美妙的剪纸送给邻居和朋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当地晨晖路居委会的书记奚慧华听说有位剪纸达人在小区,就邀请她参加居委的免费义捐活动,为大家现场剪纸送福。看到郭老师精湛的技艺、美妙绝伦的剪纸,邻居们围着郭老师都不肯离去。郭老师说:“我来开课为大家讲讲剪纸,你们有兴趣就来报名学习吧。”居委书记奚慧华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学剪纸的通知,一下子吸引了60多位居民报名。

  过年前,晨晖路居委的大教室里一直非常热闹,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活泼好动的孩子,还有全职妈妈,不管年龄几何,每个人都一手拿着纸,一手拿着剪刀,他们围着一位气质优雅的老师在做什么呢?原来他们都是来学剪纸的。

  郭老师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岁月在她头顶的发迹留下了些许痕迹,但她依旧精神抖擞,声音洪亮,那讲课的神情俨然是回到了熟悉的大学讲台上。有的学员剪来剪去总觉得不好看,郭老师却大力夸赞:“这不是很好嘛,很厉害!”一同听课的居委书记向我们“爆料”:“郭宪老师为了今天的讲课,新剪出两大张贺新春的剪纸,从昨晚一直忙到今天凌晨2点才睡下,7点多又起来为大家上课了。”如此敬业的郭老师,必须给一百个赞啊!

  郭老师的学员大多来自张江镇不同的居民楼,还有从闵行赶过来的粉丝。这位粉丝与郭老师相遇在2017年1月6日由文化部非物质遗产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朵云轩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成果展”上。作为首批3位剪纸艺术推广大使中的一位,郭老师与这位痴迷剪纸艺术的粉丝一见如故。听说郭老师在社区免费开课,这位骨灰级粉丝便一清早就赶过来拜师学艺了。你看她时时刻刻挨着郭老师,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每一个步骤,用心记,不停地提问,比郭老师最得意的学生还要钻研。

  郭老师在社区的授课都是免费的。一位学剪纸的汪阿姨笑着说:“我虽然才开始上郭老师的课,但已被深深地迷住了。亲戚朋友知道了,都拜托我学好帮他们剪窗花呢。在家我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动手动脑还能防痴呆!”

  自编教材,发扬非遗文化

  郭宪老师的经历非一般。她从事高校剪纸艺术教育30余年,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地质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中心主任,担任北京学院路教学共同体15所高校及清华大学留学生的剪纸和山水画教学课程。

  最初给学生上剪纸课是没有教材的。她自己研究编著出版了《中国民俗吉祥剪纸》《中国剪纸艺术欣赏与实践》等书作为教材;还和学生一起出版了适合儿童学习剪纸,图文并茂的《儿童剪纸进学堂》上中下三册。

  学山水画专业的郭老师非常淡薄名利,很少参加剪纸比赛。1991年,她参加第一届国际剪纸大赛,作品“三羊开泰 六六大顺”获得了金奖 。现在,她的学生已经从她手中接过剪刀,把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传承下去了。

  辗转四地,课堂都是爆满

  剪纸在没接触过的人眼里,是非常复杂的,镂空、穗子怎么剪,悬空怎么来;大幅的剪纸也是很耗精力的。但对郭老师而言,那都是修身养性,是放松、是玩儿。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对折再对折简单几道弧线,短短几分钟,一只蝴蝶便翩然纸上了。郭老师说:“我从小就看外婆剪纸,后来自己也学着剪,越剪越有兴趣,它就像个万花筒,你无论丢什么进去都能成,我的剪纸没有两张是完全重复的,都是心到哪剪到哪!”

  小说《洛丽塔》里有一句话说:“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掩饰的,咳嗽、贫穷和爱。”郭老师有位学生咳嗽了一个月不见好,有次上剪纸课,一声都没咳,是喜爱和投入让她忘了病症。

  郭老师告诉我们,她1984年在长春一中专学校“起步”教剪纸,之后到了武汉的高校。后来,在北京的高校里一教剪纸和山水画就是10年,于2009年又到上海,继续发挥余热。真可谓桃李满天下。郭老师说:“我的课虽然常常爆满,但课堂上非常安静,只有柔和的背景音乐,大家都太投入了,感觉好像只有一个人在上课。很多学生把剪纸看作是一种释放压力的途径,剪纸会让你的心静下来,完全放松、享受这美妙的时光。”

  学生们喜欢郭老师还有一个原因,在这里没有剪坏的作品,峰回路转、灵光一现又将是另一个乾坤另一番天地。一段时期后,很多学生都能剪出大气磅礴、精湛完美的作品,郭老师至今还保存着部分学生的作品,学生们参赛作品拿过金奖、银奖的还真不在少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中国新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人家/新民印象
   第A09版:人家/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二维码扫描关注
谚语
剪出乾坤,剪出吉祥
勿以技小而不为
把根留住,剪纸展现民族魂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C01剪出乾坤,剪出吉祥 2017-02-05 2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