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韩正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弘一行来到黄浦区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老城厢是上海本地文化的“摇篮”,区域内有众多文物保护单位、登记不可移动文物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韩正走进尚文路133弄,这里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黄浦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龙门邨”。龙门邨占地面积逾23亩,共有76幢建筑,建造于1905年至1934年间,每一幢建筑都不相同,被称作“微缩的万国民居群”。韩正沿着龙门邨一路察看,不时停下来听取保护情况介绍。
龙门邨虽然历史厚重,居民众多,但管理得井井有条,已是上海文明小区、造树绿化百佳里弄、上海市消防安全小区。韩正专门走到里弄深处的居委会看望基层干部,祝大家新春吉祥。
安康苑位于静安区老闸北区域,建造于1910年代,以一级旧里为主,是“老北站”地区非常有特点的石库门里弄居住与商业集聚地,共有13处历史保护建筑。该地块是本市体量较大的旧区改造基地,目前正在实施动迁。
韩正走进山西北路551弄康乐里潘氏住宅,与居民们交流。4号的主人在这里居住了近70年,他们告诉市领导,房子老了居住环境实在不行,大家非常希望改善,但是老建筑充满着历史,如果拆掉非常可惜。
素有“海上第一名园”之称的静安区张园,区域内有13幢优秀历史建筑,静安区正在研究保护性改造和修缮工作。张园目前有居民1176户,许多是老人。韩正边走边听,不时停下来与居民们打招呼,询问他们的居住情况,听取居委会干部的情况介绍。
整整一个上午,韩正马不停蹄边走边看,听取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关于全市历史建筑风貌区保护的情况汇报和下一步工作计划。韩正说,要以城市更新的全新理念推进旧区改造工作,牢牢把握好两条原则。第一,要从“拆、改、留并举,以拆为主”,转换到“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第二,在更加注重保留保护的过程中,要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改善旧区居民的居住条件。要抓紧研究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实实在在落实最严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建筑风貌区保护要求,保护好上海的历史文脉和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