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储备或超2000首
16岁的武亦姝长发飘逸,浅笑盈盈,从容对答,网友惊叹“她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她在自我介绍里说,从小喜爱读诗词,只要一聊到古诗词就会抑制不住地兴奋。“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
武亦姝只是高一学生,但在诗词领域的储备量却早已超过了绝大多数人,即使在和文学专业博士生对决中也毫不怯场。《诗词大会》第一个环节里,武亦姝9道题全部答对,战胜了百人团中308人,成为该节目第二季播出以来这个环节的最高分得主。据估计,武亦姝的诗词量可能超过2000首。
奉陆游为自己的男神
去年,武亦姝通过自主招生被复旦附中录取,这位高挑、文气的女孩对古典文学情有独钟。“我的(寝室)室友书架上都是数理化书,而我的书架上只有一本书,就是陆游的诗词。”武亦姝说,平时她不仅会随身携带一本苏轼的诗集,更奉陆游为自己的男神——在她眼中,这位被大家认为沉郁顿挫的古代诗人,在生活中其实也是个有意思的人。
“别说孩子,现在成年人又有几个人读诗。”王希明是武亦姝在复旦附中的语文任课老师。“她是一个特别认真的学生,古诗文好,作文好,字也写得漂亮。而且,在校为人低调温和。”
王希明告诉记者,学校语文组对学生有传统文化泛读的统一要求,其中,包括了课本、传统文化、文史哲名著三块内容,每个同学都要自由选读并建立读书档案。翻看武亦姝一学期的读书记录,她对传统文学情有独钟。“她在一学期里读的书既有《浮生六记》《人间词话》《聊斋志异》《红楼梦》《庄子》等古代经典,每星期还会交错着读《剑南诗稿》《小山词》《放翁词》。”
有爱好才能持之以恒
在《诗词大会》的“飞花令”环节里,武亦姝展现了惊人的古诗词储备,一句出自《诗经》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更令评委啧啧称赞。她的一位高中同学透露,其实,飞花令里武亦姝背诵的诗词,都是复旦附中《中华古诗文阅读》校本教材中的必背内容,但武亦姝强大的融会贯通能力确实令人敬佩。
比赛用到的诗词出自校本教材内容,这也得到了王希明老师的证实。但王希明也说,天赋是由长久积累而造就的,“武亦姝的才情,和她长期古诗词的阅读和积累有关。更重要的是,这是她发自内心的爱好,没有爱好是坚持不下来的。”
虽然这几天“网红”了,但武亦姝本人颇为低调,她通过师友,反复表达作为学生并不希望受到过多关注的态度。记者从侧面了解到,武亦姝对古诗词情有独钟,或许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她在一篇初中短文中曾提到:父母似乎对各式各样的古镇有着浓厚的兴趣。王希明也说,据他了解,武亦姝家里收藏了很多书,父母也喜欢阅读。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