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美国吃年夜饭
钱佳楠
  钱佳楠

  这是我自小到大头一次在海外过年,在伊萨卡的好友很担心我,跟我说要珍重,还希望我买个电炖锅,可以自己给自己炖鸡汤。我告诉他没关系,因为那天晚上工作坊里会有十个同学陪我吃年夜饭,我不会孤单。

  我似乎再一次天真了。来美国近半年,我已习惯自己是工作坊里唯一的外国人,工作坊里虽有零星国际学生,但除我外的同学都是英语母语,且多自小在美国长大,所以一同出去聚餐的时候,但凡他们聊起音乐,电视剧,美国各个地方的差异,我完全傻眼,尽管我已习惯告诉自己,这很正常,没必要难受。

  我的年夜饭饭桌特别奇怪,包括华裔同学在内,我是唯一会说中文的人。我问一位来自纽约的华裔同学威廉,他家里如何庆祝春节?他告诉我:“我妈妈做火鸡。”我顿时瞪大眼睛,向他确认:“火鸡?”他说:“对,我知道这很奇怪。”

  另两位华裔同学一位来自菲律宾,一位来自马来西亚,他们扳着手指算了算,都是第四代移民了,菲律宾同学已没有庆祝春节的习惯,马来西亚同学有,然而也不太一样,她说他们全家吃完饭后去看电影,如同一个寻常的假日。

  美国的中餐馆循环播放着充满年代感的广东歌,那天我们一入座包房,传来的音乐是Beyond的《冷雨夜》,我很激动,说这是Beyond!威廉说他听过Beyond的演唱会,在亚特兰大。后一首歌是陈小春,我说快听,这是陈小春!他没有弄清陈小春是谁,我掏出手机,查了陈小春的英文名,Jordan Chen,他才知道。马来西亚同学马上说她喜欢《古惑仔》和郑伊健,当然,她说的不是中文,而是Young and Dangerous和Ekin Cheng。

  当晚威廉再次提起他的堂爷爷是东京审判大法官梅汝璈,我看着美国同学的表情,就知道为何他第一次和我吃饭时聊到这个话题时如此失落,“东京审判”、“海牙国际法庭”在美国同学那里得不到任何共鸣,我马上补充,梅法官在中国是个towering historical figure,然而似乎也没什么用处。但其实威廉也是不明白的,梅法官访问纽约时他很小,他说那时候的他一心只想成为摇滚乐队主唱,根本不知道他堂爷爷的经历,加之梅法官为人谦逊低调,他是多年以后开始写作才依稀感知这背后沉甸甸的历史分量。他很感惋惜,却束手无策,他手头有梅法官的中文自传,但他无法阅读中文。

  说实话,那天的我很希望恢复自己在上海宴请朋友的气度,我提前订了包房,刚进去就告诉他们,我们要用传统的中国方式来过年,那就是,我来买单,大家不用就此争论。我用中文点了一大桌的菜,点了清酒,然后我看到每一碟菜中都被放上一个公用的调羹,美国同学犹豫着要不要关包房的门,她问我:关了门服务员会不会就不送菜进来?我说不会,包房的意义就是在于关上门可以说话。此时才发现,连“包房”也是特别中国的产物,西餐餐厅似乎没有。

  他们问我为什么要设包房,我只能向他们解释粗浅的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的关怀体现为照顾对方的身体,一同吃饭意义非凡:一桌饭之后,“生人”可以变做“熟人”,而这一桌饭,很多时候又需要维持高度的私密性,包房之内,是自己人;包房之外,是外人。

  可以想见,这些文化的细节至多引起美国同学的一句惊叹:“太有趣了!”那晚我独自饮掉两瓶清酒,只有威廉注意到了,他问我:“你喝完两瓶清酒,还可以回去吗?”我说:“放心,我可以。”于是,他称赞了我的酒量,却无法体察我的孤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好吃周刊
   第B0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3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04版:广告
咏史
在美国吃年夜饭
印中岁月
登山
书法
人品四香
坚守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在美国吃年夜饭 2017-02-09 2 2017年02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