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春的使者
金洪远
  金洪远

  楼下邻居喜滋滋地相告,对面公园里的梅花开了,开得闹猛哦。前几天我去公园,梅树枝条有星星粒粒的花骨朵状,大概是这一阵气温回升,这梅就迫不及待地亮相了。心动不如行动,况且是我喜好的梅花。不是有识者言,冬末春初的时节,赏梅展是最佳的选择。

  起个早,本以为可以捷足先登,哪晓得在梅林里早已有心急的游客“领先了一步”。清冽的空气里,细若游丝的一缕缕清幽幽的香气迎面而来,吹拂得人神清气爽,不远处左前方有一大片梅林里黄橙橙的小花开得正艳,那精气神十足的范儿,是不能不让人精神为之一振的。想起年轻时背诵过古人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爱花是人的天性,何况是人见人爱的梅花,何况不是“数枝”,而是金灿灿的“一大片”!

  轻轻地移步上前,我走近它,仔细端详它的模样。它的外层花瓣像极一个个蜂蜡制成的小小铃铛,倒垂着,一片片细薄的花瓣黄得那般纯净,那般透明,不夹一丝混浊,一个华丽的转身,在百花纷稀的时节与清寒相伴随。想想也是感慨,在这冬寒时段,猛地亮出一片片生机盎然,英姿勃发的“花枝俏”,怪不得会吸引那么多近悦远来的脚步。不少游园客驻足在梅树下贪婪地呼吸着浮动的暗香,纷纷端起相机摄下这冬日的美境,怪不得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士大都愿意以梅花为友,以梅花自励,画梅咏梅以明志。

  感觉很好的我指着一树树吐露清香的梅树告诉同行的邻居,这就是腊梅。可家人指着梅树下的“提示牌”纠正道,是“蜡梅”。定睛一看,可不,是“蜡梅”!且有一段文字就两者的花色、花期,树冠形状、叶片和香味作了说明。怎么着,我又犯了自以为是的老毛病!有趣的是:旁边的几个游客也不由叫出声来:如果老师出这道题目来考试,阿拉肯定出洋相的,难为情。始作俑者是我,只能自嘲,我是第一个不及格的学生!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的长者笑吟吟相告,因为蜡梅大多在腊月开,人们就误用成“腊”,而这种误用也因之变成了“腊梅”;他还告诉我,蜡梅大多是冬天绽放的,而梅花大多是春天开云云。蜡梅花以蜡黄为主,而梅花则有白、粉、深红、紫红等色。呵呵,这好比家鸭和野鸭都是鸭,但此“鸭”不是那“鸭”一样,这对缺少知识缺少学问的我,很是受益。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公园里一束束凌寒绽放的蜡梅,映照一脸喜气的游客,让人心里暖心。因为它是报春的使者,凌寒不畏的仙子。开心的是,于我还增添了不虚此行的收获:蜡梅不是腊梅,生活处处有学问。我想自作多情地续补一句,处处留心皆学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好吃周刊
   第B0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03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B04版:广告
知恩与图报
报春的使者
爱的次序(外一题)
在美国逛“跳蚤市场”
鱼灯味道
夕阳下的古镇
减肥如战上甘岭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报春的使者 2017-02-09 2 2017年02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