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工商银行运用大数据技术于2013年在国内外同业中率先研发推出了“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外部欺诈风险的实时精准预警和有效拦截干预。该系统收录了来自行内、金融同业以及司法行政部门提供的各类风险客户和账户信息,建立起外部欺诈风险数据库,并与全行相关业务系统对接应用,形成集信息采集、风险预警、监测分析和主动控制为一体的全方位外部欺诈风险管控平台,系统实现日均筛查集团各类业务交易1000 余万笔,平均每分钟筛查7000 余笔。工商银行还完成了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对涉案账户的全渠道布控,对所有通过网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终端等渠道进行的转账汇款交易进行即时筛查,及时向客户进行风险提示,对电信诈骗犯罪实时自动预警,从源头上降低了电信诈骗得逞概率。
同时,工商银行去年推出了国内首款防电信诈骗公益软件——“工银融安e信”(公益版)。用户只需要通过手机下载并登录工商银行的“融e联”APP,即可在“发现”栏目中找到“融安e信”,并免费使用该软件,在办理转账汇款前对收款账号进行安全性查询。 黄侃
如今,新型的电信诈骗不再局限于境内人民币,而是出现了跨境外汇诈骗。1月26日,客户樊女士来到农行上海打浦支行,要求办理西联汇款业务。由于该行接到通知该业务25日已经开始暂停办理,遂告知樊女士无法办理。见樊女士神色匆忙,柜员便提高警觉,询问其相关情况。
据樊女士称,朋友在国外宾馆住宿,宾馆的信用卡POS机故障,之前已经通过西联汇款800多美元到柬埔寨,给一位“宾馆工作人员”。虽然其曾报警感觉自己被骗了,但仍然跟这位朋友保持联系,半信半疑。就在其上次汇款后过了一天,这位朋友又称,想在上海买房子,从英国的账户上打款给她10万美元,但是被海关扣留需要缴税4000美元,又要求她来西联汇款。
柜员觉得这是典型的电信诈骗,告知樊女士切勿相信。但樊女士仍然深信不疑,还向柜员出示了对方提供的相关材料。柜员当即在其中看出了破绽,例如:对方提供的护照有明显的伪造痕迹,护照上的照片底色是白色,没有水印,明显是后来粘贴上去的;对方提供的所谓账号信息,出生年月跟护照不一样;国内用户无法直接登录国外的网站,而对方提供的国外钓鱼网站,国内能够登录,且能够通过账号和密码查询所谓的账户信息和汇款信息。柜员在樊女士面前一一戳穿骗子的骗术,樊女士这才恍然大悟。
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