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盟军飞行员上演“高空坠落奇迹”
王权
■ 盟军轰炸机对德国展开战略轰炸
  飞行员被击落跳伞是战时常见现象,若无降落伞,飞行员恐怕难逃一死。但在二战期间,就有那么几位走运的盟军飞行员,从高空“自由落体”下坠,居然平安无事,令人称奇。

  玻璃屋顶帮忙

  1941年底,美国向德国宣战,22岁的麦奇参加陆军航空队,成为B-17轰炸机上的炮手。机组成员给座机起名字时,想起一条麦片广告,广告中的三个动画人物“喀嚓、噼啪和砰”就成了这架B-17的名字。

  1943年1月3日,麦奇随“喀嚓、噼啪和砰”号出击,轰炸纳粹德国腹地的火车站。在目标上空6700米处,B-17被德国战机击断右翼,旋即坠向地面。麦奇挣扎着钻出炮塔,身上的降落伞已不能用了,但他没有选择,只能一闭眼跳出机舱并很快失去知觉。幸运的是,麦奇摔在火车站的玻璃屋顶上,被砸碎的玻璃吸收了大部分冲击力。德军赶到时,发现躺在地上的麦奇还活着,鼻子向外渗着血丝,德国人随即把他送进集中营。1945年5月,集中营被盟军解放,麦奇获得自由,回国后,他被国会授予紫心勋章。

  被松林和积雪接住

  与麦奇一样,二战英国空军飞行员阿尔科梅德也是一名轰炸机炮手,他的座机是一架兰开斯特轰炸机,绰号“蜜糖S”。1944年3月24日,阿尔科梅德随“蜜糖S”参加盟军对德国柏林的大轰炸,返航途中,300余架盟军轰炸机遭到德机拦截,“蜜糖S”中弹坠毁。当时,阿尔科梅德的降落伞已被烧毁,他要么留在机舱里被火烧死,要么跳下去在地面上摔死。衡量片刻后,阿尔科梅德毅然从5500米高空跳下。

  阿尔科梅德比麦奇更幸运,地面上的松树林和厚厚的积雪接住了这位“天上来客”,落地后,阿尔科梅德的手脚还能活动自如。德军很快抓住阿尔科梅德,检查了飞机残骸后,确信他是没带降落伞跳下来的。惊讶之余,德国人竟向阿尔科梅德颁发证书,证明他“无伞降落”的奇迹。阿尔科梅德成为战俘中的明星,直到1945年5月被释放。

  随飞机坠落地面

  二战期间,丹尼森军士随加拿大空军第426中队进驻英国,担任哈里法克斯轰炸机(编号NP799)的炮手。1945年3月5日夜,丹尼森随NP799去袭击德国开姆尼茨。飞机一离开跑道,丹尼森就仔细检查了放在机舱的降落伞,随后爬进机舱中部的炮塔。进入战区后,NP799遭到德机攻击,机身迅速解体。丹尼森他钻出炮塔,试图取下机舱中的降落伞,但巨大的惯性把他死死压在机舱地板上动弹不得,只能随着坠落的机身落在地面上。

  天亮后,失去知觉的丹尼森苏醒过来,发现自己和一截机身落在一处松林中。几个德国伐木工发现了伤痕累累的丹尼森,并把他送进医院,德军随后赶到,把他抓进纽伦堡集中营。1945年5月6日,丹尼森从集中营脱身,随后返回英国,发电报向父母报了平安,此前丹尼森一直被列为失踪人员。战后,九死一生的丹尼森隐居于田园,在加拿大故乡的农场找了份工作。王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科创上海
   第A08版:新民邻声/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境
   第B1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12版:人物/新民环球
“十日血战”:美军拿下钢锯岭
盟军飞行员上演“高空坠落奇迹”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盟军飞行员上演“高空坠落奇迹” 2017-02-13 2 2017年02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