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新规 确定方案前要先分型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目前乳腺癌死亡率位居肿瘤总死亡率第五位。这在中国也不例外。以上海为例,本市乳腺癌发病率为40/10万人,新发病例数每年以3%至4%的增幅增长。患者不断增加,疾病认知、治疗理念和应对手段亦推陈出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名誉主任、终身教授沈镇宙指出,人们已经认识到,乳腺癌并非一种单一的疾病,治疗上不再止步于手术“一刀切”,肿瘤学专业医生着力于为患者谋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期。在肿瘤防治的精准时代,要求乳腺癌治疗方案既是规范的又是个性化的,需要具备良好的精准指导、液体活检、动态检测等条件。
现已明确乳腺癌从基因分型可分为四个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阳性和三阴性。其中HER2阳性乳腺癌被认为是较为凶险的乳腺癌,患者占乳腺癌总体的20%-30%。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前都必须确定HER2状态,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使用治疗指南推荐、经过科学验证且临床应用经验丰富的抗HER2靶向药物,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能达到预期,降低转移和复发的发生率。
今年是中国开展抗HER2治疗的第15个年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肿瘤外科副主任黄建教授介绍,据最新的临床数据表明,对于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1年标准抗HER2辅助治疗最大可能达到临床治愈,患者10年无病生存率达到接近70%,10年总生存率高达近80%。对于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曲妥珠单抗相比传统治疗更精准化,可使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一半以上的患者生存期接近5年,为患者延长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带来更多获益。
HER2阳性乳腺癌之所以凶险,主要体现在预后不良及容易转移复发。沈镇宙教授表示,复发的患者原则上仍可以继续使用曲妥珠单抗,也可以根据病情状况联合运用化疗药物,或者联合内分泌治疗,或者加上其他适用的靶向药物。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正进一步研究曲妥珠单抗耐药的机理,探索克服耐药的途径。
据悉,乳腺癌靶向药物已被纳入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也就是有医保的患者只需承担原靶向治疗费用的10%左右即可完成一个标准治疗周期。
预防之道
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
HER2基因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乳腺癌的认知,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深入研究的进程。那么,通过把握乳腺癌驱动基因,我们能否把乳腺癌“拦截”在发病之前呢?沈镇宙教授介绍,临床上确实发现乳腺癌存在家族聚集的现象,一家三代人外婆、妈妈、女儿、姐妹都是乳腺癌患者。除此之外,乳腺癌又是一种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全身性疾病,相似的生活行为方式、相似的饮食好恶与结构,或许都是乳腺癌的诱发因素。而目前乳腺癌的病因依然是一个谜。
根据乳腺癌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沈镇宙教授提醒,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在中国主要集中在绝经前,约45岁-55岁,这与高脂饮食结构有一定关系。另一个发病高峰是60岁以后体重增加的女性,这个年龄群体在欧美国家也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所以老年女性要注意体重增加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需强调的是,我们不主张过度减肥减重,关键是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女性都应当保持适当的体重指数和匀称的体型体态。
防止乳腺癌的发生,特别讲究“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女性一定要把握好25岁-30岁的生育年龄。统计学研究显示,已婚不生育和30岁以后分娩第一胎的发病率相对高一点。哺乳女性的发病率相对低一些,正常生产后哺乳期最好持续6个月至8个月。另外,要改变久坐不动令腰腹部脂肪堆积的工作状态,边坐着办公边啃快餐更是要不得。那些来路不明的保健品千万不要选用,以免外源性类雌激素样物质过度摄入。显然,预防乳腺癌没有诀窍,没有捷径。顺乎自然,回归本源,这一信条理应成为女性保健之宝。
本报记者 潘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