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军界瞭望/战例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战美陆军航空队的“最后牺牲”
李文
■ 美国陆军航空队的B-32轰炸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20岁的美国陆军航空队军士马克奥恩和战友一起沉浸在即将胜利凯旋的憧憬中。他没想到的是,厄运正向自己袭来。

  一个中队的忐忑

  日本宣布投降后,驻冲绳读谷机场的美军第386轰炸机中队开始执行昼间侦察,监督日本是否如约停火。情报显示,日本投降时,并未取消东京的防空体系,死硬的军国主义分子掌握着大批战机和高炮。中队情报官普格利斯告诉大家:“根据命令,你们将驾驶B-32轰炸机在日本本土进行照相侦察,观察日本人是否仍想备战。不过,从这个意义上讲,你们恐怕要成为‘靶子’!”

  作为轰炸机部队,第386中队对侦察并不精通,只好从别的中队找“援军”,第20侦察中队的照相员马克奥恩就这样被“抓壮丁”了。

  8月16日,一架在东京上空侦察的B-32飞机受到日军雷达照射,第386中队上下顿时忐忑不安起来,飞行员威尔斯回忆:“我们和日本鬼子打了几年,他们诡计多端,现在他们投降了,但事情没这么简单,敌人会弄点事出来!”他的预感很准确,日军确实在酝酿一场阴谋。

  “靶子”遭到攻击

  裕仁宣布投降后,日军仍有不少人不肯接受战败的事实,驻厚木和横须贺的日本海军航空队就企图向美军发动“保全颜面的一击”。

  8月17日,第386中队的4架B-32在东京遭到日机拦截,这下子,全中队陷入一片“迷惑与惊讶”:战争到底是结束了还是没结束?

  “靶子”受到攻击,究竟是偶发事件,还是日本人企图反悔呢?为了试探,第386中队推出“230-A-8任务”,计划派两架B-32再去东京,“试探日军反应”。行动中,马克奥恩作为照相员,登上其中一架飞机。

  8月18日,两架B-32飞到东京,完成照相侦察任务后准备返航,但平静的局面在这一刻被打破——驻横须贺的日本飞机追过来了!与马克奥恩同在一架飞机的机枪手回忆:“三四架日机摆出攻击姿态,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射击就会没命的!我马上扫出50发子弹,击中跟得最近的一架日机,打断它的机翼,但它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向前,在离轰炸机30多米的地方才掉下去!”但余下的日机继续向马克奥恩所在的B-32猛烈射击,很快将左发动机击伤,一名机枪手也被一块弹片划破前额,血流满面地瘫倒在舱内,正在舷窗观察敌情的马克奥恩跑去营救,但很不幸,一发炮弹击穿舱壁,正中马克奥恩,小伙子被重重地击飞,砸向另一侧的舱壁,随后滑落到机舱地板上。同伴回忆,“他的前胸被打了个大洞,但当时还有意识。我把他抱在怀里,大家都围过来帮忙,给他扣上氧气面罩,用止血绷带缠了一圈又一圈。但没有用,30分钟后他就停止了呼吸。”1945年8月18日14时,马克奥恩成为二战中最后一位牺牲在空战中的士兵。

  美军虽然第一时间报道了马克奥恩牺牲的消息,但很快被即将占领日本的报道淹没。马克奥恩被暂时葬在冲绳。1949年,他的遗体被运回家乡,以军礼重新安葬。 李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环球
   第B1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11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12版:聚焦/新民环球
“骑士”歼击机中队的“悲壮之战”
二战美陆军航空队的“最后牺牲”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战例B07二战美陆军航空队的“最后牺牲” 2017-02-27 2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