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灵与性命
张卫
  张卫

  假日要读些书,一直是我工作以后的习惯,因为这既可以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休息,又可以是一种为今后的人生充电加油。今年端午小长假也不例外,看了几本书籍,其中有一本是中学同学,现在是医学博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姜宏医生的文稿《征行自成》。书名取自杨万里“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征行有二义,首先是旅行远行,其次是从军出行。姜博士的征行,既是地理上的旅行远行,也是心灵上的旅行远行。像苏轼说的“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人生到世界上,要有所成就,就得日夜事征行。法国的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天地心灵如此宽广,人不事征行,就白来世上走了。

  读完姜博士的《征行自成》,一方面赞叹雨果说的天空心灵之宽广,一方面又悲伤庄子的知无涯生有涯说。

  人作为万物之灵,其心灵(是习惯说法,其实主要指大脑)的物质基础虽然与宇宙之大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其复杂程度具有无限的延伸性。现代医学证明,人的神经元有1000多亿个,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有140多亿个。美国的研究表明:一个美国人每天要触及记忆8600万多条的信息,人最多可存储100多万亿条信息,约5亿本书的知识。而且,按照英国神经生物学教授布莱克莫尔教授的观点:“大脑有生长能力,处理这些信息可能会刺激新的神经细胞生成,从而在大脑中生成新的神经连接。”

  明白了这些事物,也就可以理解姜博士作为中医学教授,作为劳模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骨伤科主任,能够在繁忙的救死扶伤的临床工作之余,还能著述不辍,既发表专业论文专著,又出版散文集摄影集。姜博士征行领域之宽广,见解之深刻,确实可以让人赞叹。

  个体的心灵可以无限放飞探索,个体的身体性命却都有局限,即知无涯生有涯。姜博士和我都属狗,即将到“六十而耳顺”之年。虽然健康学家说,人类在理想状态都可以活到120岁;但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到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9岁;而且,姜博士和我的同学朋友中,已经有一些人往生了。在姜博士《征行自成》中,也有记录其生病的《病中吟》。文中讲了他在2016年作为医生生病在医院度过春节的伤感和伤心,强调了健康最重要、没病就是福的朴素道理。

  端午节前夕,专家告诉我们说:此节不宜互相祝贺节日快乐,而应该互相道声身体安康,因为这个节日是纪念伍子胥、屈原等先贤死于非命的日子,也是防范自然界的毒物祸害人们的日子。所以,我在此也想向到了“耳顺”之年的朋友提醒一句,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们要注意:有时虽然试图心比天高,但可能因此命比纸薄;万事还是悠着点,细水才能长流,性命者诚可贵也。好在人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此时此刻用刘禹锡诗结尾最好:“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门前石榴是个伴
“仁也者,人也”
心灵与性命
燕来燕往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花间
盂兰盆节与事亲尽孝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9心灵与性命 2017-06-04 2 2017年06月0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