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里的“相”,是个很有内涵的字。
“相”作“外貌”“相貌”讲的时候,前面多形容词。上海人常说的一“相”是:“作孽相”。“作孽”这个词,在上海话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造孽”,这跟普通话是相同的;二是“可怜”,这个意思却是普通话里所没有的。上海话“作孽相”,用普通话来说,就是“一副可怜的样子”。
还有一“相”——“罪过相”。“罪过”是信佛者的口头语,他们路见穷人、残疾人等受苦受难的人,常常不忍目睹,口中要念“罪过,罪过!”上海话的“罪过相”,来源盖出于此。“罪过相”的意思跟“作孽相”差不多,等同于“可怜相”。
三个字的上海话里,还有“难过相”、“苦恼相”、“小器相”“触气相”等说法,都可作“……的样子”解,分别是“难过的样子”“苦恼的样子”“小器的样子”“令人讨厌的样子”。而两个字的上海话里,用得较多的是“凶相”和“吃相”。“凶相”,就是“凶恶的样子”,如:“她看上去客客气气,别过头去,想不到是一副凶相。”至于“吃相”,另文再写。
上海话“相”的第二个解释,是“姿势”“姿态”。如长辈常告诫小辈:“坐有坐相、立有立相。”这里的“相”,就作姿态、姿势解。很多老辈人相信一句话——“相由心生”。即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反过来也可以说,外表与姿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作为长辈,都希望小辈,无论外出或居家,都应举止有度,坐要有坐的样子,站要有站的样子。因为上海人相信:腔调好,也是内心好的一个表现。
【本栏文章可尽量用沪语转换读——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