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军演21日在波罗的海海域拉开帷幕,主题为“联合救援和联合保护海上经济活动安全”。23日,演习双方参演指挥员展开了图上推演。专家表示,这是中俄首次在波罗的海海域举行军演,具有历史意义。
三艘中方舰艇参加
本次联合演习的海上阶段25日至27日在波罗的海东南部海域进行,两国海军将演练水上联合行动以及联合组织反潜、防空和反舰训练。
参加演习的三艘中国海军舰艇分别是中国最现代化的导弹驱逐舰合肥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和远洋综合补给舰骆马湖舰,代表了中国海军目前最高水平。
“海上联合-2017”演习由中俄双方共同组成联合导演部、联合指挥部和战术群指挥所,统一调动海空参演兵力行动。第一战术群由俄海军“勇敢”号护卫舰、“123”号拖船和中国海军合肥舰组成;第二战术群由中国海军运城舰、骆马湖舰和俄海军“守护”号组成。
双方举行损管比赛
24日,中俄双方在波罗的斯克海军基地“里海”训练中心开展舰艇损管混编比赛。随着警报拉响,损管分队火速冲进现场,一组士兵迅速查找漏水点,选择堵漏器材,断电并关闭阀门,另一组士兵身穿防火服,背上氧气瓶,携带装备冲进高温火场将火扑灭,整个过程迅速而有条不紊。
参加这次中俄联合演习的合肥舰副舰长裴科传介绍说,损管即损害管制,指舰艇为维持或恢复自身生命力所采取的预防、限制和消除损害的措施,每名舰员都必须具备损管能力。这次友谊混编赛每组既有中国士兵,也有俄罗斯士兵。双方语言不通,比赛考验了双方的配合和协作能力。
演习不针对第三方
俄罗斯专家表示,中俄“海上联合-2017”军演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军演。
“海上联合-2017”军演俄方总导演、俄罗斯海军副司令费多坚科夫表示,这是中俄“海上联合”演习首次在波罗的海海域举行,意味着两国海军协作已经到了新阶段。
俄罗斯海军上校米哈伊·涅纳舍夫说:“俄罗斯和中国在向世界展示维护和平所做出的努力,正在扩大到跨大西洋的规模。俄中两国向全球提出的是国际安全新概念。”
俄罗斯杂志《国防》主编伊戈尔·科罗特琴科强调,俄中演习具有特别之处。“波罗的海演习不具有敌对性质,也不针对北约,而是为了团结,制定共同的立场以及俄中两国舰队演练联合行动。从这方面来说,这是重要和标志性的事件,反映俄中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方向。” 本报记者 齐旭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