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住在“洋家乐”
冯强
  文图/冯强

  最近,文友们相约同往桐庐戴家山,并在被称为“洋家乐”的民宿小住。

  进得厅堂,感觉“洋”之所在

  人未见声先到,民宿的老板娘怕我们不识路,电话一路关照,车刚到村口,那甜甜的声音已飘然而至。她看上去30出头,非常干练的样子,穿着打扮比一般山里人时髦。后来一打听,才知是嫁到山里的,夫君乃地道的莪山乡新峰村戴家山人,此间“洋家乐”,就是前两年在他家宅基地上花160万元改建的。

  细细打量这间占地二三百平方米的民宿:楼前有数十平方米木质大阳台,房舍三层6间,门面像新建的酒店,而进得厅堂,才感觉“洋”之所在,除有大餐桌外,居然还有洋派的吧台和典雅的沙发,墙上的装饰,似乎也是舶来的。更何况开门见山,能倚床坐观如画风景。

  安顿之后,已过下午一点,唯恐主人有所不便,想不到的是,刚一落座,尚未“敲锣打鼓”,满台的农家菜已端上了桌。菜蔬新鲜如山里清泉,咸淡相宜,只不过色面稍逊。餐后,急急忙忙去附近被誉为最美书店的“先锋云夕图书馆”小坐,在那儿“云里雾里”、坐而论道,深感书店选书品位之高。另一好印象,竟是它土里土气的窗户很有特色,忍不住用相机多拍了几张,过后一想,山里本没什么游人,从此之后却人聚“云夕”,说窗户有特色,不如说是图书馆的创意者,具有超强的返璞归真意识才是啊。走出人头攒动的图书馆,已是下午三时半,小小的山村,游客来往如织,甚是热闹。不多的几幢民宅,都挂有“历史建筑”铭牌,看来这些房舍都是不可拆除,而准备整旧如旧了。

  捧清茶,听山泉潺潺流过

  登上不远处的山腰,环望四围莽莽苍苍,清新空气与山岚一起闯入,遐想此刻捧一杯清茶,听山泉潺潺流过,席阶而坐,数山野点点黄花,极似王安石《移桃花》诗的意境:“晴沟涨春绿周遭”……想得出神,一时不知身在何处。过后,踏着石阶下山,回到所居之处,在木质的大阳台摆开场面,一友纵论紫砂壶艺,众友相随谈古道今,那有600多年的壶中乾坤,居然逼仄到眼前,与四围景色融合得天衣无缝。待到天色渐渐暗去,满天星斗时,想佳人、想心事、想“清泉石上流”的明天,不由以山为岛,以树为海,白云飘飘浮浮,居然就有了身处蓬莱仙境的感觉。我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恐怕不过如此。

  晚餐时,老板娘将一盘山里采摘的蓝莓轻轻放在桌上,那浓浓的、甜中带酸的果味,一时间又让人回味无穷,如同宋词“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的滋味,定要与“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互见一样,人际间客客气气、彬彬有礼也是善德互见的。借住这间民宿,或许不如咫尺之外、觅而无果的“秘境”更有“洋家乐”气派,但已足够我们细细品味一阵的了。是啊,守候美好时光,更要守候与美好同在的人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24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阳光天地
   第A22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新民旅游
   第A30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A31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第A37版:旅游资讯
   第A38版:旅游资讯
   第A39版:旅游资讯
   第A40版:旅游资讯
   第A41版:旅游资讯
   第A42版:旅游资讯
   第A43版:旅游资讯
   第A44版:旅游资讯
住在“洋家乐”
广告
新民晚报别处风景/新民旅游A30住在“洋家乐” 2017-07-25 2 2017年07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