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企业家徐渭岳荣获国家级拥军“双奖”
~~~上海企业家徐渭岳荣获国家级拥军“双奖”
~~~上海企业家徐渭岳荣获国家级拥军“双奖”
~~~上海企业家徐渭岳荣获国家级拥军“双奖”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建一个个纪念馆铭记先烈
上海企业家徐渭岳荣获国家级拥军“双奖”
江跃中
■ 徐渭岳带领员工慰问属地官兵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奉贤区奉城镇上,有一座高13.6米的人造山——“紫金山”,山上有红军长征纪念馆、抗日战争纪念馆、解放战争纪念馆(筹建中)、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等,总面积达15308平方米。这些场馆,都是由上海永福园陵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渭岳个人先后投资1.5亿元建造的。“我们不能忘记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做出的贡献。我们需要一个场所,记住他们、悼念他们,铭记那段悲痛而坚强的历史,时刻提醒我们现在和平的来之不易。”徐渭岳说。

  今年7月10日,在由国家民政部优抚安置局和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于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纪念建军90周年爱国拥军国防日”活动中,徐渭岳分别获得了“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和爱国拥军突出贡献奖,一个人获此“双奖”,在全国数十名获奖者中绝无仅有。

  铭记英雄

  2010年,徐渭岳在民政局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上海当年共有1.8万名志愿军战士赴朝作战,而近65%都是奉贤和南汇人。出兵越多,意味着相对牺牲的人也就越多。面对着逐年减少的志愿军老兵,怎样才能让后人铭记这些英雄的故事?

  徐渭岳最终决定斥资8000余万元,建造志愿军纪念馆,用照片、影像、文字和实物等一切可能的载体,为老战士们“树碑立传”,对广大市民、青少年学生、部队年轻战士进行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2013年3月24日,首座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在永福园内的人造山——“紫金山”落成。

  徐渭岳的努力得到了许多老战士的认可和支持,志愿军纪念馆九成以上的展品,均来自民间无偿捐赠。纪念馆开馆以来,免费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110多万人次,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

  安葬英烈

  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现在有45位军队退役老将军和英模担任馆长、名誉馆长和顾问,徐渭岳每季度组织一次老将军、抗战老兵、志愿军老兵座谈会,让老同志们忆往昔峥嵘岁月,畅谈改革开放美好时光。为了让英烈有良好的安息之地,在志愿军纪念广场前,环境最优美的地方,徐渭岳开辟了“将军苑”“功德苑”“英模苑”,实行优惠政策,专门安葬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和为新中国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英烈们,优惠数额总计达700多万元,已有400多位英灵长眠在此。

  徐渭岳致富不忘群众,他带领企业和周边7个自然村结对,每逢传统佳节,他总会定期看望、慰问在沪老将军、老战士和结对村的60周岁以上老人。每年春节前为当地51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人送温暖捐赠累计达100万元以上。

  心系部队

  关心、支持部队建设,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个人徐渭岳总是走在前面。永福园先后和驻区空军某部、武警某部结对共建,每季度组织一次大型军民共建活动。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徐渭岳都会专门到部队开展慰问活动,送文艺进军营,每年捐助部队建设超过40万元。公司在招工中,同等条件下退伍军人、军属优先,至今已录用10位军嫂和退伍军人。    

  今年是徐渭岳的公司成立20周年,本准备好好庆祝一番,但他后来还是把庆祝的经费省下来,用于即将开馆迎客的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建设。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审计促整改 挽回88.5亿元
市级“三公”支出省下1个亿
他建一个个纪念馆铭记先烈
静安区就业援助模式被“点赞”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他建一个个纪念馆铭记先烈 2017-07-27 2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