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0日,在由国家民政部优抚安置局和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于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纪念建军90周年爱国拥军国防日”活动中,徐渭岳分别获得了“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和爱国拥军突出贡献奖,一个人获此“双奖”,在全国数十名获奖者中绝无仅有。
铭记英雄
2010年,徐渭岳在民政局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上海当年共有1.8万名志愿军战士赴朝作战,而近65%都是奉贤和南汇人。出兵越多,意味着相对牺牲的人也就越多。面对着逐年减少的志愿军老兵,怎样才能让后人铭记这些英雄的故事?
徐渭岳最终决定斥资8000余万元,建造志愿军纪念馆,用照片、影像、文字和实物等一切可能的载体,为老战士们“树碑立传”,对广大市民、青少年学生、部队年轻战士进行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2013年3月24日,首座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在永福园内的人造山——“紫金山”落成。
徐渭岳的努力得到了许多老战士的认可和支持,志愿军纪念馆九成以上的展品,均来自民间无偿捐赠。纪念馆开馆以来,免费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110多万人次,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
安葬英烈
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现在有45位军队退役老将军和英模担任馆长、名誉馆长和顾问,徐渭岳每季度组织一次老将军、抗战老兵、志愿军老兵座谈会,让老同志们忆往昔峥嵘岁月,畅谈改革开放美好时光。为了让英烈有良好的安息之地,在志愿军纪念广场前,环境最优美的地方,徐渭岳开辟了“将军苑”“功德苑”“英模苑”,实行优惠政策,专门安葬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和为新中国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英烈们,优惠数额总计达700多万元,已有400多位英灵长眠在此。
徐渭岳致富不忘群众,他带领企业和周边7个自然村结对,每逢传统佳节,他总会定期看望、慰问在沪老将军、老战士和结对村的60周岁以上老人。每年春节前为当地5100多位60周岁以上老人送温暖捐赠累计达100万元以上。
心系部队
关心、支持部队建设,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个人徐渭岳总是走在前面。永福园先后和驻区空军某部、武警某部结对共建,每季度组织一次大型军民共建活动。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徐渭岳都会专门到部队开展慰问活动,送文艺进军营,每年捐助部队建设超过40万元。公司在招工中,同等条件下退伍军人、军属优先,至今已录用10位军嫂和退伍军人。
今年是徐渭岳的公司成立20周年,本准备好好庆祝一番,但他后来还是把庆祝的经费省下来,用于即将开馆迎客的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建设。
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