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创手术”治愈防汛墙渗漏顽症
罗水元
  昨日的苏州河北岸祁连山路桥下,几个工人冒着热浪修补着防汛墙后渗漏点,但现场没有一锄一铲,也没有开墙挖沟。原来,这里在实施的是“微创”堵漏新方法,通过这种“微创手术”,中心城区苏州河防汛墙后渗漏点的防渗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

  据介绍,苏州河北岸的祁连山路桥下,20米长的防汛墙后曾出现过5个管涌点,高潮位时,河水涌入。专家分析认为是墙后土体长久受潮水侵袭后流失,逐渐形成渗漏通道所致。

  维修人员用探地雷达确定渗漏通道后制定了维修方案。昨日在维修现场,维修人员按照预定的方案,在渗漏点周围钻出直径3厘米、深2.5米的孔,钻孔完毕,便往孔内插入两根小指粗的金属导管,然后将后端连着多根管子的专业仪器无缝对接至这两根金属导管。不久,防汛墙墙身与地坪连接的细缝处便有“泡沫”出土。与一般“泡沫”不同的是,这些“泡沫”出土时虽然呈蓬松状,也有点热,但一刻钟左右就“难解难分”,手摸上去也没有明显热感。

  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赵鹏介绍,这是特殊材料在裂隙中充分混合并迅速发生反应,膨胀形成泡沫状固体,达到阻渗的效果,这一先进的“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防渗技术”是由郑州大学王复明院士发明的。

  据了解,上海市水务局堤防(泵闸)设施管理处几年前曾排查出苏州河的桥梁岸段和苏三期保留岸段防汛墙渗漏点13处,便引进了王院士的发明,首先在苏州河北岸河南路桥等处渗漏点开展试点防渗处理。这种堪称“微创手术”的新发明具有诸多优良特点,堵漏效果非常好。 本报记者 罗水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生态上海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A25版:好吃周刊
   第A26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A27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青浦环城水系公园 今年下半年开工
扫一扫
断水断电在“家门口”解决
“微创手术”治愈防汛墙渗漏顽症
新民晚报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A08“微创手术”治愈防汛墙渗漏顽症 2017-07-27 2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