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体汇/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众拳击需要大明星
关尹
■ 悲情英雄邹市明不言退  本版图片 新华社
  退场时,观众席的入口处仍有人在售卖邹市明的签名照,100元2张,有不少人掏出钱包捧场,好几个摊头都快卖脱销了。

  应该说,邹市明的人气和号召力还是不小的,昨晚东方体育中心爆棚的上座率就是一大佐证。只可惜,邹市明“意外”地输了。

  但谁也没想到,比赛在裁判宣布胜负之后,反倒进入了另一个高潮。邹市明主动重新返场,向现场观众说了很长的一段话。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是:“为什么我还要站在这里?就是我们好多拳击人流了血和泪拿到成绩不被关注,拳击在中国属于弱项。”

  邹市明的这番内心独白听上去甚为辛酸。尽管贵为两届奥运会冠军、三届世锦赛冠军,在转战职业拳坛后又拿到世界拳王金腰带,这样一位大满贯级选手,含泪说拳击是“弱势项目”,这是多么痛的感悟。

  其实,邹市明这些年,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有人说,他的对手含金量不高,像木村翔这样的在日本都只是二三流选手;有人说,现在的他太“娱乐”,老婆孩子全家都成了明星,频频出镜到让人反感……

  邹市明真的是“挑软柿子捏”吗?看过昨晚比赛的,恐怕不会这么说。至少这场金腰带卫冕战,是我所见过的邹市明所有对手中最有实力的,木村翔的顽强、韧劲和力量绝不是一个二三流拳手的水准。至于投身娱乐圈,当然会影响状态,但正如邹市明所言,拳击的关注度实在太小,剑走偏锋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是的,邹市明就像是一个孤独的行者,是一个孤胆英雄。在奥运冠军和世界拳王的光环之下,他其实走得艰难。职业拳击是一座金矿,但在不怎么职业的中国职业拳击,又有谁能做到尽善尽美?不管如何,邹市明都是中国拳击的旗帜型人物,而且是唯一的。

  应该承认,以邹市明36岁的年纪,在拳台上想要有更大的作为,确实很难了,但他还有更多的事可以做。牛顿曾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拳王已老,邹市明终究敌不过年龄和岁月的侵蚀,但他可以成为“巨人的肩膀”,让更多年轻的中国拳击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一些。

  但愿邹市明的倒下,不是毁灭性打击,就像刘翔退役之后的110米栏项目。一个邹市明对中国拳击来说远远不够,需要比他更强的人出现,这一天会在何时到来?不能靠冷嘲热讽,只能靠更多像邹市明一样的“铺路石”。       关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专栏/评论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A28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消息
   第A30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A32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小众拳击需要大明星
孝顺的快递小哥木村翔
悲情英雄留下男儿泪
新民晚报文体汇/人物A11小众拳击需要大明星 2017-07-29 2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