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年轻的银行,没有现金柜台,没有取号机,不用排队。整体设计简洁清新现代,桌椅和电脑采用嫩绿色,白色墙面呼应以浅绿、粉绿的波浪。客户和网点员工并排坐在长凳上,对着同一台电脑屏幕办理业务,像在家里一样自在,彻底摒弃了“银行很在行,客户很外行”的观念。成立才第六年,空中银行受到市民追捧,主要靠口碑传播,积累了55万客户,相当于捷克工薪一族总量的10%左右。
“空中银行”更像一家新型的社区银行,服务便捷开放,只提供简单的5种产品。采用无纸化操作,全部业务能通过电话、互联网或智能手机完成。收费项目写不满一张A4纸,比传统银行少了很多。在近乎零利率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客户存款账户里钱多了,可以转入高息账户,拿到1%的利息。客户需要现金,到本行的ATM取款免费。担心会失业,可以在这儿买份简单的保险。装修、买车等小额贷款,借起来方便。小额贷款的利差,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由于没有企业客户,风控相对简单。
据了解,“空中银行”的诞生,源于“建立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银行”的想法。当地老百姓对传统银行服务存在不满,他们希望各种手续费能明显降下来。传统银行每月对每个账户收取60-300捷克克朗的服务费,约合人民币18-90元,额外的生财之道是推出很多看似优惠的服务套餐。用户吐槽最强烈的是,在银行办业务什么都要花钱,本来进门只需要一种服务,套餐硬塞给他一堆,为不需要的服务花了冤枉钱。
“空中银行”每月对账户收100捷克克朗的服务费,只相当于一顿午餐费,没有客户永远弄不明白的所谓“优惠套餐”。收费虽少,但通过创新提高了效率,开业第二年便实现赢利。目前,已经设立了35家网点,在捷克的大城市都能看到它嫩绿色的身影。它的出现,给捷克的银行生态体系带来改变,不少银行取消了令大家不满的套餐,否则客户可以用脚投票。
基于互联网的“空中银行”设立之初,本以为会成为年轻人的银行,没想到现在用户年龄跨度很大,最年长的客户有90多岁。银行发现,很多老年客户愿意来网点,跟年轻的员工打招呼说说话,学习使用互联网和ATM打理自己的资金,乐在其中。
其经营者的重要心得是:“技术和年龄并不是银行发展的障碍,银行自身的态度才是。”
首席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