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有书香气自华书房打造之道
邵华
  ◆ 邵华

  盛夏高温日,不如读些书。在炎夏,不少人将读书作为消暑活动之一。的确,每到夏日,书店里阅读纳凉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一些书店甚至人满为患。而有些人则有先见之明,早早将家打造成了图书馆,足不出户就能沉浸于图书的海洋,忘却外面的似火骄阳和烦躁的蝉鸣。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高尚意义自不必言。从古至今,那些名人都要为家中的书斋取一个优雅的名字,刘禹锡有“陋室”,梁启超有“饮冰室”,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则有“一斗斋”。“一缕书香压百香”,设计师的忠告是,即便再小的家,也请安下一个书房或者书架。现代的设计师已经开始打破常规,因地制宜地将都市里一个个不那么大的家与书房融合在一起。于是,普通的公寓住宅内也泛起了阵阵书香。

  闹中取静的“图书馆”

  西涛设计工作室设计师刘涛,最近就接手了一个相当风雅的委托。客户熊先生和他的太太之前是媒体从业者,后来投身于文化产业,两人都是热爱都市生活的阅读“重度”爱好者。当众人向往山居田园,得闲就逃离都市,熊先生夫妇却将度假屋安置在淮海路腹地。因为喜欢武康路一带的氛围,熊先生煞费苦心地买下武康大厦的公寓送给太太当做礼物。要知道,那可是当年在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建筑师邬达克的作品。当众人放下纸质书本,习惯起数字化阅读,熊先生和他的太太却有着满屋的图书需要打理。正因如此,在公寓的设计和改造启动前,这对夫妇以一贯理性且清晰的思路向刘涛提出了他们的核心需求——度假屋要摆放大量的藏书。

  拥有20多年设计经验的刘涛,对这种要求相当熟稔。之前,他也遇到过嗜书如命的客户。只不过,这一次,在历史保护建筑之中的改造,还必须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避免大刀阔斧伤及建筑本身的“筋骨”。于是,刘涛针对度假公寓的特殊地貌提出了“图书馆之家”的概念。

  刘涛的设计不可谓不小心,他拆掉了屋内所有的轻质隔墙,只保留建筑结构原封不动,让整个公寓成为完整的开放流动空间。让他的客户相当欣喜的是,拔地而起直抵天花板的书架贯穿了整个寓所,从卧室延伸至客厅,又通过蜿蜒而轻巧的转折连接起了平台和楼梯,在有限的场地中形成不同高度,将阅读空间拓展到了极致。在公寓之中,一直作为空间背景装饰的书架已经成为了真正的主题形式。此外,考虑到夫妇俩的图书数量巨大,为了安置剩余的藏书,刘涛还用见缝插针的设计手法,在沿窗的一面设置了满墙书架,和从卧室一直延伸到客厅的大书架衔接在一起。

  用刘涛的话来说:“这个家的设计核心并不是某种空间样式,而是通过对于阅读行为的思索串联起空间整体。”的确,即便撇开那些昂贵的现代艺术家具陈设,在这个公寓之中满屋的书架和书香也会让度假空间显得不单调。

  在这个家里的每个角落,伸手就可以够到一本书。而且,每一处的茶几、椅子的设置也都有个惬意的读书角的样子,从卧室和客厅的扶手椅、楼梯的平台乃至飘窗台,阅读的氛围弥漫在空间的每一寸。从同行的角度来看,刘涛的动线设计也是可圈可点。公寓里的行走路线、对望的视角、看风景的角度和停留的角落,他都考虑的相当仔细,在有限的空间里以错层手法处理出不同的高度关系,让整个空间的形态变得丰富多样不呆板。

  事实上,不止是上海,让“书房”贯穿整座建筑,已经成为国内外设计师共同的设计手法。日本工作室 MoveDesign在接手福冈的一栋三层住宅时,也用了类似的方法。只不过,相比于公寓,虽然住宅面积不算大,但不必动用过于复杂的错层手法,设计师干脆让书架像一面墙壁一样耸立着,从一楼贯穿至楼顶。楼顶的大面积窗户带来充足的光线和自然风,和建筑内的暖色木质材料一起,营造平和温馨的生活氛围。在这里,书房不再是独立、被隔离的区域,就像在这里随时随地都能享受阳光和窗外风景一样,沉溺于书本中的世界也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

  承载言传身教的力量

  因多次出镜《梦想改造家》而一跃成为“网红”设计师的王平仲也接手过类似的案例。只不过,业主是一对70后夫妻,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四口之家在100平方米的公寓居住内的需求要比纯粹的度假公寓,以及面积较为充裕的多层住宅更为复杂。

  而在王平仲看来,将那些琐碎反复的需求化繁为简之后,所有的关注点最终都落在了“亲子互动”这件事上。“孩子与父母之间感情融洽,并不意味着要让小孩与父母时时黏在一起,”王平仲认为,“相处时间质量的提高绝对比相处时间数量更重要。”而好的设计无疑会对相处时间的质量有所助益。

  因此,在和业主反复沟通之后,王平仲决定抛开一切即有的房型与格局,将整个空间按照九宫格分割法分割成8个功能区域:入口玄关、厨房餐厅、客厅、书房、公共卫生间、小孩房、主卧室及主人卫生间。在功能空间的划分上,他大胆剔除了不必要的固定隔墙,使厨房、餐厅、书房、客厅空间相互交织叠合,这招虽然不合常规,但切实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他又以移动隔墙的方式,使主卧和客厅的空间灵活多变,兼具私密性与开放性。

  实际上,在九宫格的中央,一个半封闭的书房,已经成为房子的“物理中心”,它甚至占到了这个家中的半数面积,这也是设计师希望业主进行亲子互动的核心所在。其实,这里已经不能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书房了,更确切地说这是一个阅读区域。“虽然没有了通常书房中安静、私密的特性,但是孩子看到父母读书的场景,这本身就是言传身教的范例。”在王平仲的印象中,父亲的言传身教对他人生的影响息息相关,父亲认真看书、工作,孩子在一旁能够时不时看到父亲在干什么,耳濡目染获得的经验和生活态度,也许将成为孩子成长发展最重要的财富。

  王平仲的设计手法也是在家中打造书房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家”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居住空间反映了城市发展的特性,住房的硬件越来越好,而家庭成员彼此的关系却越来越疏离。从这一层面来说,书房和家庭阅读还是家庭成员关系的黏合剂。静下心来读书,会在无形之中让每个家庭成员变得“知书达理”,具有理性气质。

  不同的人心目中的书房也是不同的。也许你未必要请设计师为你量身定制一个适合阅读的空间。其实,设计师们心里也很清楚,即便是空间划分和规划再合理,最后如何用好家中的阅读空间,也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生活意愿而形成的结果。你可以在家中的一处醒目小空间,通过巧妙构思见缝插针地安排一个书架,满满地放上自己喜欢的书,既有效利用了宝贵的空间,又让家中书香满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专栏/评论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A28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消息
   第A30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A32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家有书香气自华书房打造之道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趋势A27家有书香气自华书房打造之道 2017-07-29 2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