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城
静心阅读应对“桑拿天”
时间:12:30 温度:室外38℃ 室内29℃
志愿者来到福州路465号上海书城。此时,炙热的阳光灼烤着大地,街上的行人都“全副武装”抵挡烈日,应对酷暑“桑拿天”。在书城门口测得地表温度为46℃,测量所用的短短几分钟却足以让人大汗淋漓。
进入书城后,顿时感觉舒适了不少,大家都在挑选自己中意的书籍。志愿者发现这里聚集的大多为学生,他们靠在无人的走道边阅览书籍,安静且不影响他人。此时测得室内温度为29℃,确实在如此炎炎夏日,这里也不失为一个避暑的好地方。不过还是有少数不自觉的人“泰然自若”地坐在人流密集的走道上,将书架上的书本随意丢放在地上。
志愿者 张润捷
外滩观景大道
再热也要来看看
时间:12:00
温度:观景大道38℃ 江边护栏处地表温度47.5℃
志愿者来到位于黄浦区的外滩观景大道,这里实时地表温度44℃,却仍有不少外地游客在游览拍照。游客大多“裹得严严实实”,墨镜、遮阳伞、防晒衣,装备齐全。
谈起为什么这样的高温天还要来外滩,大家各诉己见:“我们难得来玩一次,这里是上海的代表,再热也要来看看”“这里有江风,吹起来比较凉快啊”“小孩子非要来这里玩,我们只好陪他们出来了。”
夏日炎炎,靠在滚烫的护栏上拍照留念还可以忍受,江边地表温度达51℃,室外木座上完全不见游客身影,大家只要沿江走上一段就汗流浃背。
志愿者 黄妍
共青森林公园
绿荫难挡酷暑
时间:12:00
温度:公园外37.6℃ 地表47.4℃ 公园内36.8℃ 地表45.2℃
中午12时,志愿者来到了共青森林公园。公园内绿荫覆盖率很高,大部分小路都是在树荫下的,但是绿荫依旧难挡酷暑,公园内的实时温度还是达到了近37℃,地表温度更是达到了45℃以上。游客们一会儿就已经汗流浃背,纷纷驻足在一旁的树荫下休息。
在游乐园内陪伴孩子玩耍的刘女士表示:“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么热,但没办法,孩子想来玩,我们只能陪过来了。”一旁的丈夫热得直擦汗,滑梯上的孩子们虽已热得面红耳赤,但仍精力十足,上蹿下跳。
公园游乐园的管理员周女士也说:“今年暑期游客比往年少多了,可能是因为今年真的太热了吧”。
志愿者 沈婷婷
吴淞口邮轮码头
登船先洗“桑拿”
时间:12:16
温度:室外38.5℃ 室内33.4℃
志愿者来到宝杨路1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码头一旁有一个白色大棚,所有乘客都要通过这里办理登船手续。大棚房内,几百人在各大旅行社的设点处办理手续,场面十分混乱。大棚房内四个墙角都装有立式空调,地上还有几个装有冰块的箱子,但制冷效果微乎其微。
乘客李女士说,登船之前的办理手续是最令她头疼的,比起大棚房外的阳光直射,大棚房内的闷热嘈杂更加让人难以忍受。志愿者在大棚房内测得室内温度33.4℃。来到大棚房外,志愿者测得地面温度44.5℃。看来在体验美妙邮轮之旅前,游客却先要洗一把“桑拿浴”。
志愿者 周佳妮
大润发大华店
班车位子“呼呼烫”
时间:12:20
温度:座位温度45.7℃
记者乘上一辆大润发大华店宜川线班车,由于车内没有开启空调,车又停在烈日下,记者手中的温度计指数不断飙升,车内温度最终跳到41.6℃,座位温度则为45.7℃,乘客直呼“位子呼呼烫”!
在比原定开车时间晚三分钟后,司机姗姗来迟。汽车启动后,空调也随即开启。5分钟后,车内温度就下降到36.8℃。在班车行驶的全程内,最低温度可降到33.9℃。一名乘客告诉记者,公交空调车有明文规定,高温天在发车前5分钟要开启空调,但超市班车不属于公交运营性质,又是免费的,碰上不开空调、司机迟到等问题时,大家也就不大计较。记者 裘颖琼
人民广场附近
网红店热度不减
时间:12:30
温度:室外38℃ 地表温度50.8℃
志愿者来到人民广场旁一家网红食品店。高温下,路上行人很少,但一条不短的队伍成了一道风景线。虽是炎热的酷暑,大家仍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有条不紊地排着队。一旁管理排队秩序的安保人员在烈日下来回走动,豆大的汗珠不断从脸上淌下。
安保人员说,虽然排队的人没以前多了,但还是不少,话没说完就急忙走到队伍的末端管理起秩序。广场上热得像“蒸笼”一样,排队的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汗珠。网红店铺门口有一台大风扇对着顾客吹风消暑,情况稍微得到一点缓和。
志愿者 祝思芸
中建八局工地
每间宿舍都有空调
时间:13:00
温度:38.1℃ 地表温度:46.9℃
志愿者来到中建八局小东门616.735街坊项目工地。正值工人午休时间,有的工人回到宿舍里闭目养神,有的工人在工地设置的临时休息点短暂休息。工人的休息时间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避开了高温日晒的时间段。
志愿者来到工人的宿舍生活区,每一间宿舍都安装了空调,防暑降温领导组的何经理介绍,“因为宿舍区的生活用电供电不足,特意引进了柴油发电机为宿舍所有的空调供电。”志愿者在宿舍里测得温度是惬意的26℃。
一名来自四川的工友说,在上海建筑行业打工已三四年了,“上海的夏天从来没有这么热过,但工地上的保障都很完善,宿舍里面有空调,也不觉得太热。”
志愿者 田衡
美天诸安浜菜场
闷也不敢多吹风扇
时间:12:30
温度:38.5℃ 室外地表温度47℃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位于长宁区的美天诸安浜菜场。相比早晨,现在这个时间段顾客渐少,但逐渐上升的温度却让人更难受了。记者拿出温度计测量,此时室外39℃,而没有安装空调、只有电扇呼呼转着的菜场内则是38.5℃,却因为通风情况不如室外,更觉闷热。
“每天衣服都是湿的。”坐在蔬菜摊位后的小戴帮父母看摊,长发挽成一个丸子头,就连刘海也夹了上去,“太热了,头发湿了贴着难受”。
菜场里每隔几步就有一个吊扇,布局还算密集,但记者发现,在走道、杂货等区域,风扇转得飞快,而在蔬菜区等,却慢慢悠悠感觉不到多少风。小戴说,这是存心控制的风扇速度,“风太大,会把蔬菜吹蔫的”。那人热了怎么办?“多喝水吧,我们也习惯了。”记者 张钰芸
益民食品一厂
库内外“冰火两重天”
时间:12:30
温度:37.8℃ 厂内冷库温度-16℃
记者来到位于奉贤区的益民食品一厂,这里隐藏着酷暑中的“冰雪世界”——冷饮储存仓库。该厂生产上海老字号“光明牌”冷饮,盐水棒冰、冰砖等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冷库外,烈日当空的正午,温度达37.8℃,只一分钟,测出的地表温度就显示超过了43℃。进入6号冷库,偌大的库房里几台冷气机“吞云吐雾”,给整个仓库挂上了厚厚一层霜。当把电子温度计置于地上,5分钟不到,温度计上的数字便骤降到了-16℃。工厂负责人梁斌介绍道,高温天里冷库工人们每天都要经历这样的“冰火洗礼”。
记者 夏韵 志愿者 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