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测温夏令热线酷暑行动
张润捷 黄妍 沈婷婷 周佳妮 裘颖琼 祝思芸 田衡 夏韵 殷玥
■ 上海书城内读者席地而坐静心阅读 王凯 张润捷 摄
  昨天中午,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了今夏第17个高温橙色预警:中心城区最高气温达37.2℃,超过2013年和1934年,成为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连续酷暑日最长的一次。在刷新连续高温日这一天,本报夏令热线记者和志愿者,分赴申城码头、工地、商场、公园……启动酷暑测温行动,共同见证上海145年来的最热夏天。

  上海书城

  静心阅读应对“桑拿天”

  时间:12:30  温度:室外38℃  室内29℃

  志愿者来到福州路465号上海书城。此时,炙热的阳光灼烤着大地,街上的行人都“全副武装”抵挡烈日,应对酷暑“桑拿天”。在书城门口测得地表温度为46℃,测量所用的短短几分钟却足以让人大汗淋漓。

  进入书城后,顿时感觉舒适了不少,大家都在挑选自己中意的书籍。志愿者发现这里聚集的大多为学生,他们靠在无人的走道边阅览书籍,安静且不影响他人。此时测得室内温度为29℃,确实在如此炎炎夏日,这里也不失为一个避暑的好地方。不过还是有少数不自觉的人“泰然自若”地坐在人流密集的走道上,将书架上的书本随意丢放在地上。

  志愿者 张润捷  

  外滩观景大道

  再热也要来看看

  时间:12:00

  温度:观景大道38℃  江边护栏处地表温度47.5℃

  志愿者来到位于黄浦区的外滩观景大道,这里实时地表温度44℃,却仍有不少外地游客在游览拍照。游客大多“裹得严严实实”,墨镜、遮阳伞、防晒衣,装备齐全。

  谈起为什么这样的高温天还要来外滩,大家各诉己见:“我们难得来玩一次,这里是上海的代表,再热也要来看看”“这里有江风,吹起来比较凉快啊”“小孩子非要来这里玩,我们只好陪他们出来了。”

  夏日炎炎,靠在滚烫的护栏上拍照留念还可以忍受,江边地表温度达51℃,室外木座上完全不见游客身影,大家只要沿江走上一段就汗流浃背。

  志愿者 黄妍    

  共青森林公园

  绿荫难挡酷暑

  时间:12:00

  温度:公园外37.6℃   地表47.4℃  公园内36.8℃  地表45.2℃

  中午12时,志愿者来到了共青森林公园。公园内绿荫覆盖率很高,大部分小路都是在树荫下的,但是绿荫依旧难挡酷暑,公园内的实时温度还是达到了近37℃,地表温度更是达到了45℃以上。游客们一会儿就已经汗流浃背,纷纷驻足在一旁的树荫下休息。

  在游乐园内陪伴孩子玩耍的刘女士表示:“来了之后才发现这么热,但没办法,孩子想来玩,我们只能陪过来了。”一旁的丈夫热得直擦汗,滑梯上的孩子们虽已热得面红耳赤,但仍精力十足,上蹿下跳。

  公园游乐园的管理员周女士也说:“今年暑期游客比往年少多了,可能是因为今年真的太热了吧”。

  志愿者 沈婷婷  

  吴淞口邮轮码头

  登船先洗“桑拿”

  时间:12:16

  温度:室外38.5℃  室内33.4℃

  志愿者来到宝杨路1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码头一旁有一个白色大棚,所有乘客都要通过这里办理登船手续。大棚房内,几百人在各大旅行社的设点处办理手续,场面十分混乱。大棚房内四个墙角都装有立式空调,地上还有几个装有冰块的箱子,但制冷效果微乎其微。

  乘客李女士说,登船之前的办理手续是最令她头疼的,比起大棚房外的阳光直射,大棚房内的闷热嘈杂更加让人难以忍受。志愿者在大棚房内测得室内温度33.4℃。来到大棚房外,志愿者测得地面温度44.5℃。看来在体验美妙邮轮之旅前,游客却先要洗一把“桑拿浴”。

  志愿者 周佳妮  

  大润发大华店

  班车位子“呼呼烫”

  时间:12:20

  温度:座位温度45.7℃

  记者乘上一辆大润发大华店宜川线班车,由于车内没有开启空调,车又停在烈日下,记者手中的温度计指数不断飙升,车内温度最终跳到41.6℃,座位温度则为45.7℃,乘客直呼“位子呼呼烫”!

  在比原定开车时间晚三分钟后,司机姗姗来迟。汽车启动后,空调也随即开启。5分钟后,车内温度就下降到36.8℃。在班车行驶的全程内,最低温度可降到33.9℃。一名乘客告诉记者,公交空调车有明文规定,高温天在发车前5分钟要开启空调,但超市班车不属于公交运营性质,又是免费的,碰上不开空调、司机迟到等问题时,大家也就不大计较。记者 裘颖琼  

  人民广场附近

  网红店热度不减

  时间:12:30

  温度:室外38℃  地表温度50.8℃   

  志愿者来到人民广场旁一家网红食品店。高温下,路上行人很少,但一条不短的队伍成了一道风景线。虽是炎热的酷暑,大家仍抵挡不住美食的诱惑,有条不紊地排着队。一旁管理排队秩序的安保人员在烈日下来回走动,豆大的汗珠不断从脸上淌下。

  安保人员说,虽然排队的人没以前多了,但还是不少,话没说完就急忙走到队伍的末端管理起秩序。广场上热得像“蒸笼”一样,排队的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汗珠。网红店铺门口有一台大风扇对着顾客吹风消暑,情况稍微得到一点缓和。

  志愿者 祝思芸  

  中建八局工地

  每间宿舍都有空调

  时间:13:00

  温度:38.1℃   地表温度:46.9℃

  志愿者来到中建八局小东门616.735街坊项目工地。正值工人午休时间,有的工人回到宿舍里闭目养神,有的工人在工地设置的临时休息点短暂休息。工人的休息时间从上午10时到下午4时,避开了高温日晒的时间段。

  志愿者来到工人的宿舍生活区,每一间宿舍都安装了空调,防暑降温领导组的何经理介绍,“因为宿舍区的生活用电供电不足,特意引进了柴油发电机为宿舍所有的空调供电。”志愿者在宿舍里测得温度是惬意的26℃。

  一名来自四川的工友说,在上海建筑行业打工已三四年了,“上海的夏天从来没有这么热过,但工地上的保障都很完善,宿舍里面有空调,也不觉得太热。”

  志愿者 田衡  

  美天诸安浜菜场

  闷也不敢多吹风扇

  时间:12:30

  温度:38.5℃  室外地表温度47℃

  中午时分,记者来到位于长宁区的美天诸安浜菜场。相比早晨,现在这个时间段顾客渐少,但逐渐上升的温度却让人更难受了。记者拿出温度计测量,此时室外39℃,而没有安装空调、只有电扇呼呼转着的菜场内则是38.5℃,却因为通风情况不如室外,更觉闷热。

  “每天衣服都是湿的。”坐在蔬菜摊位后的小戴帮父母看摊,长发挽成一个丸子头,就连刘海也夹了上去,“太热了,头发湿了贴着难受”。

  菜场里每隔几步就有一个吊扇,布局还算密集,但记者发现,在走道、杂货等区域,风扇转得飞快,而在蔬菜区等,却慢慢悠悠感觉不到多少风。小戴说,这是存心控制的风扇速度,“风太大,会把蔬菜吹蔫的”。那人热了怎么办?“多喝水吧,我们也习惯了。”记者 张钰芸    

  益民食品一厂

  库内外“冰火两重天”

  时间:12:30

  温度:37.8℃  厂内冷库温度-16℃

  记者来到位于奉贤区的益民食品一厂,这里隐藏着酷暑中的“冰雪世界”——冷饮储存仓库。该厂生产上海老字号“光明牌”冷饮,盐水棒冰、冰砖等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冷库外,烈日当空的正午,温度达37.8℃,只一分钟,测出的地表温度就显示超过了43℃。进入6号冷库,偌大的库房里几台冷气机“吞云吐雾”,给整个仓库挂上了厚厚一层霜。当把电子温度计置于地上,5分钟不到,温度计上的数字便骤降到了-16℃。工厂负责人梁斌介绍道,高温天里冷库工人们每天都要经历这样的“冰火洗礼”。

  记者 夏韵 志愿者 殷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
   第A04版:专栏/评论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金融城
   第A18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20版:互联网天地/金融城
   第A21版:金融城/基金纵横/金市汇市
   第A22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23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24版:福彩专版
   第A25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6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A27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A28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A29版:国家艺术杂志/消息
   第A30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3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A32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测温夏令热线酷暑行动
新民晚报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A06测温夏令热线酷暑行动 2017-07-29 2 2017年07月29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