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久事集团交通板块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公共交通 让城市更温暖
久事集团交通板块为市民出行保驾护航
曹刚 陈梦泽
■ 今年2月1日开通的中运量71路,是上海绿色公交与智慧公交的一扇窗口
■ 强生出租最近连续6年获上海出租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第一名
  早晨坐公交车上班,你刚走到车站,正好一辆巴士公交进站,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因为提前用手机查了到站时间;傍晚下班打车回家,坐上一辆强生出租,司机聊天时兴奋地说,去年多领了7000元奖金;节假日带孩子去金山郊游,你们搭乘全新城际动车,半小时就从上海南站到了金山卫;你也可以自驾游,先刷ETC沪通卡过高速公路,再凭“上海停车app”找到泊位;不久后,你家门口的公交停车场屋顶或变成美丽花园,你每天都去那里悠闲散步。

  上面的这些小故事,可能真实地发生在这座城市里,巴士集团、强生控股、申铁公司、交通卡公司和交投集团5家企业藏在故事背后,共同组成了久事集团旗下的交通板块,每天默默地为全市人民服务,为大家的出行保驾护航。

  久事集团是上海国资系统公共服务类大型企业,也是上海城市交通的主力军,不仅占据上海地面公交的半壁江山,还是上海轨道交通的主要投资方。近年来,久事集团的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出色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改革发展任务,城市交通也成为久事集团的核心主业之一。

  巴士集团 让城市更绿色乘客更方便

  坐公交前,先打开手机查询下一班车几点几分到站;来到站台后,关注电子显示屏上的“乘车舒适度”指标,看看接下来哪一班公交车最空……多种高科技信息化手段,让公交服务变得越来越“聪明”,也为广大乘客提供了越来越多便利。

  久事集团旗下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信息部副经理杨复彬介绍,集团所有公交线路已接入“上海公交App”,到站预报准确率逐年提高;所有中途站点可扫描二维码查询预报信息;起讫站调度发车屏自动推送发车时刻;在941个公交中途站设了1600多块55英寸候车显示屏,实时预报到站信息。

  “没有公交站亭的站点,加装了100多只LED电子站杆。”杨复彬说,今年年底前还将有更多电子显示屏与电子站杆与乘客见面。此外,“最后一公里”线路陆续发布公交时刻表;“乘车舒适度”预报在中运量71路试点,将逐步推广到更多线路站点……巴士集团的智慧公交服务不断升级。

  “公交优先”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坐公交车不但让乘客感觉越来越方便,也让城市变得越来越绿色环保。巴士集团技术机务部经理、副总工程师蔡夏英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集团有节能和新能源公交车2714辆。其中零排放的有1903辆,包括整车充电纯电动公交车1488辆、超级电容车61辆、双源无轨电车354辆(含68辆中运量公交车),占车辆总数的24%。剩余811辆为低排放的混合动力车,占总数的10%。

  “巴士集团节能和新能源车的比例会继续扩大,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总数的一半,2022年至少覆盖80%。”蔡夏英补充说,新能源车相关技术日渐成熟,不但有助于节能减排,车辆故障率也明显降低。上半年营运数据显示,2015年后上线营运的纯电动公交车故障率为2.18次/万公里,低于混合动力车的6.8次/万公里,和传统柴油车的10.9次/万公里。

  强生控股

  提升服务从关爱司机开始

  出租车行业是体现城市形象和精神面貌的一扇窗。在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的强烈冲击下,久事集团旗下的强生出租迎难而上,2011年以来,车辆规模为全国之最,连续6年获上海出租行业乘客满意度指数第一名。

  在市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久事集团总体部署和全力支持下,强生努力“擦亮城市名片”,从关爱司机做起。“解决司机后顾之忧,提升服务质量就有了动力,最终得益的,是广大市民乘客。”上海强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林说。

  从去年开始,强生每年拿出近7000万元安全服务考核,奖励一线驾驶员,并通过久事集团大力支持和强生内部挖潜,驾驶员年收入平均增长7000元。程林介绍,公司今年将继续拿出资金,聚焦精准激励,千方百计增加司机收入。

  “为缓解‘叫车难’,推出驾驶员高峰时段电调奖励,今年将投入近千万元,确保高峰供车率超过80%。”程林补充说,公司还投入400多万元,实行驾驶员“三年滚动疗休养+培训”计划,及方便看病的“微医”计划,并免费为一线驾驶员子女提供中、高考用车服务。

  除了增加奖金和福利,强生还切实替员工排忧解难。今年3月上海“最严交规”实施后,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部分出租车驾驶员因为不良驾驶习惯多次违法扣满12分而无法营运。对此,强生没有简单放弃他们,一方面在内部加强教育管理;另一方面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成为市交警总队“实行集中教育,安排专场考试,教考无缝衔接”的首家试点单位,帮助考试合格的驾驶员重新投入营运服务。久事集团兄弟单位也积极伸出援手,巴士集团开放100个公交休息站点,缓解出租车驾驶员喝水难、如厕难和休息难;交投集团向出租车开放内部加油站,每公升汽油优惠0.5元。

  此外,强生还自主研发了车载DVR(录音录像监控设备),去年6月7日试运行,现已安装1000多辆出租车。DVR可记录运营全程,有利于查找失物、预防“碰瓷”、降低违章、认定事故责任,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司乘安全。

  申铁公司

  市域铁路拉近都市距离

  昨天,金山铁路开通运营5周年。这是上海第一条利用既有线改造而成的市域铁路,由申铁公司和上海铁路局合资建设,采用公交化运营。高峰时段班次密集,乘客像坐地铁和公交车一样刷交通卡进出站,并享受换乘优惠。金山铁路的方便快捷得到沿线市民热烈欢迎。

  两列国内研发的CRH6A型全新城际动车即将投入金山铁路运营。车厢更宽敞,靠过道座椅配有扶手,通道设有与地铁车厢类似的扶手杆,方便乘客站立,比原车型多载900多人。

  金山铁路把金山拉入市中心半小时出行圈。开通五年来,日均发送旅客量从最初的1.2万人次增加到3万人次,周一至周五以上班族为主,周末和节假日主要是休闲游客。这条市域铁路不但满足了金山居民的出行需求,也带动了当地旅游。

  除了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出资者代表共同建设上海境内合资铁路项目,市域铁路也是申铁公司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与地铁和公交相比,市域铁路时速快、站点少,更适合在市郊较长距离运行,将来会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按照近期建设规划,本市拟新建机场联络线(虹桥机场-浦东机场-新建上海东站)和嘉闵线(嘉定新城-闵行莘庄)2个市域铁路项目。其中的机场联络线,也是国家发改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1条市域铁路示范线之一。两条线的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交通卡公司

  幕后英雄助市民出行畅通

  说到交通卡,市民们再熟悉不过,几乎人手一张,天天用。久事集团旗下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守勤介绍,截至今年6月,本市交通卡累计流通量约6856万张,最高刷卡量约1600万次/天。86%的地铁乘客、80%的公交乘客和19%的出租车乘客都刷卡乘车。去年,上海超过37亿人次使用交通卡出行。

  但是,问起交通卡公司的业务范围,知道的人恐怕很少。其实,它可不只是制作、发售、回收交通卡那么简单,还特别擅长建系统、搭平台,充满技术含量。

  首先,要负责交通卡系统的建设运营,为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结算和信息服务提供技术保障。其次,还要管好另外两张卡——兼具交通支付和小额消费功能的都市旅游卡,以及本市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专用的电子标签及沪通卡。收费结算、客户服务、软件开发和技术保障,每个环节的技术都需要交通卡公司支持。

  它近两年还承建了3个公共交通领域的市级平台,是保障市民出行畅通的幕后英雄。

  2015年6月,上海市出租车信息服务平台投入运营,重点监管巡游车,建立了第三方打车软件与传统电调平台的信息交互,能有效识别出租车运营状态、屏蔽重车的叫车信息推送、监控高峰车。

  2015年11月,“上海停车app”开放下载,现可查询全市约2400家停车场的静态或动态信息。2016年10月,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监管系统建立,网约车的相关企业、车辆、驾驶员以及行驶轨迹等详细信息,都属于其监管范围。这些平台的技术支持,全由交通卡公司一肩挑。

  此外,公司利用自身海量的一手交通出行数据,在交通领域大数据研究上,长期为智慧城市交通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为城市交通建设及线路规划等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交投集团

  把公交停车场变屋顶花园

  9月12日,逸仙路公交停车场改建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即将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新建一座4层公交停车库、一幢19层交通业务楼,建成后可提供352辆公交车的停车、保养功能,其中240辆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久事集团所属上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磊介绍,项目建设约3年,施工中获得“市文明工地”“市优质结构”“安装申安杯”“幕墙金石奖”“白玉兰奖”等一系列荣誉。

  “十二五”期间,交投集团新建、改建多个公交枢纽、汽车站和停车场,投资规模最大的就是逸仙路公交停车场。新场地启用后,功能布局更合理,能缓解停车缺口,极大改善场地面貌和车辆停车、保养功能,与周边社区环境更加协调。

  “而这个停车场,还属于3.0版本。”叶磊补充说,公交停车场近年来经历多次升级。早期的平面停车场属于1.0版,脏乱差的情况较普遍;引入“立体”概念后,升级到2.0版,将平面改建为多层,更集约化利用土地;加入“配套服务”的元素后,再次升级到3.0版,在立体车库旁新建业务楼,提升土地集约利用。

  从今年起,交投集团开始酝酿公交停车场4.0版本。“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融入其中。”叶磊解释,尝试在中心城区选择有条件的公交停车场,让出顶层空间,改造成温馨的屋顶花园,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让大家休闲放松、共享欢乐。“原来功能单一的停车场,变成了一座可以阅读的建筑、一片适合漫步的街区、一个最宜休憩的公园,城市也变得更温暖了。”叶磊笑着说。

  “十三五”期间,久事集团将进一步聚焦“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建设,做大做优做强城市交通板块,更好地服务市民出行。

  曹刚 文 陈梦泽 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3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4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5版:习近平在上海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文化体育设施新风景
   第A08版:随笔/评论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公告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2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A33版:新尚
   第A34版:摩登/新尚
   第A35版:新民法谭
   第A36版:新民法谭
   第A37版:新民法谭
   第A38版:新民法谭
   第A39版:家装之窗
   第A40版:家装之窗
服务公共交通 让城市更温暖
新民晚报专版A14服务公共交通 让城市更温暖 2017-09-29 2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