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高烧夺得全国亚军
那一年夏天,谢文骏15岁,在山东潍坊的14-15岁年龄组110米栏预赛跑了第一。决赛前一天清早,备战一向勤恳刻苦的小谢敲开了方水泉夫妇的房门——因为发高烧,他实在挺不住了,到医院一量,39度8。下午,体温也没见降下来,可第二天就是决赛。“我们打电话回上海,问他妈妈吴丽萍意见,她是我同事,过去也是田径运动员。”韩淑萍记得,得知妈妈让自己做主后,小谢执意要参加决赛。
当晚,谢文骏搬到方水泉和韩淑萍的房间睡,为了让小谢快一点好起来,两位教练只能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韩淑萍为此一夜未眠。
次日醒来,体温降到38度,谢文骏硬撑着站上起跑线。方水泉和韩淑萍不放心,跟裁判打了招呼进入场内,等候在终点线。跨过最后一个栏,咬牙冲过终线,谢文骏就扑倒在韩淑萍肩上。“第二名,”韩淑萍说,“他眼泪都要落出来。”
踏实,刻苦,悟性高。在方水泉和韩淑萍眼中,这是谢文骏最宝贵的品质。12岁时被妈妈领到闵行区少体校,谢文骏100米短跑测试仅16秒52,离少体校14秒的招生标准差得很远,但他身体条件出色,节奏感好,被破例招收后,很快就展现惊人潜质。2006年5月江西宜春的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上,谢文骏夺得16-17岁年龄组110米栏冠军。同年的第13届上海市运动会上,他以13秒58、仅比全国少年纪录多0.01秒的佳绩,夺得少年甲组110米兰冠军。
训练基地留饭保证营养
在方水泉夫妇手里,谢文骏完成了运动员生涯的第一个接力。于闵行区少体校受教韩淑萍3年后,小谢进入二少体(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二线队,投师曾带教刘翔的方水泉门下。
二少体给谢文骏提供了住宿,他每周日至周五就吃住在基地,上完课,再训练。和其他队友比起来,小谢特别自律。“鞋子,袜子都整理得井井有条。”方水泉回忆,“他学习不错,尤其文科。为了不耽误学习,特别是自己喜欢的英语,他还在外面补习。”
虽然家离读书的信宏中学很近,谢文骏每天仍坚持骑自行车去二少体所在的莘庄训练基地吃午饭。上完课再骑过去,早过了基地开饭的时间,方水泉就先帮他把饭菜打好,“孩子到了发育阶段,加上每天训练,胃口大,学校的饭菜营养不够。”
那段日子,每天都有一个腼腆的高个少年从山花路骑行至莘东路,自行车车轮载着他的跨栏梦想,驶进莘庄基地的大门。
别看谢文骏平时闷声不响,心里一直记着恩师。进了上海田径队,每次比赛回来,他都会去看望方水泉夫妇。韩淑萍说,“家里好多瓶香水,都是谢文骏出国比赛回来送给我的。”
这周一,谢文骏的爸爸妈妈特地摆了谢师宴,请来方水泉和韩淑萍,代表儿子感谢启蒙恩师6年的栽培。“这孩子一直很懂感恩。”韩淑萍说,“全运会夺冠后,他一回基地就来看我和老方。”
本报记者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