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多门。门是关,门里是江,门外是海;门是道,江海融合,畅达天下。或象形,鸡啼门、磨刀门、斗门、蕉门;或形意,虎门禁烟销烟,确如猛虎把门;十字门血战,极惨烈悲壮,使历史转向,元兴宋亡。冷波千顷,一碧沉沉,自那以后七百多年来,十字门在默默地准备着,等待某一个历史时刻的到来,重新扬眉吐气,雄视环宇。
这也是珠海人的企盼,并为此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他们首先想到是“出去”。出去无非就是两个目的,一是“挣钱”,二是“取经”。任何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振兴,必须有雄厚的财力作依托。出去挣钱派,以珠海人陈芳为代表。200多年前,夏威夷在开发立国的建设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是华人,而陈芳以“开价售货,自由选购,送货上门”创造了商业奇迹,堪称是现代“超市之父”。于是他成为檀香山第一个百万富翁,娶夏威夷国王的妹妹为妻,生了一大帮儿女。百老汇根据他的故事改编成歌剧《十七个女儿》,曾长演不衰。他还被选为夏威夷国会议员,同时又是光绪帝任命的大清王朝驻夏威夷首任领事,授二品衔。功成名就后,携巨款回家乡投资兴业,乐善好施。留下了传颂至今的口碑及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落,成为珠海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符号。这不禁令人想起现在的一些人,在国内挣(或捞)钱,却跑(或逃)到国外消费。
落后不仅是身无分文,更重要是心穷,头脑一穷二白,无法立足于世界丛林。到西方取经派的代表人物当属早在1870年就倡议清政府派幼童赴美国留学的珠海人容闳。幼童赴美先后成行三批,计200余人,这些人学成归国后有相当一部分成为国家栋梁。有些走的是同陈芳一样“实业救国”的路,所不同的是带着技术和知识回国创业,而不是带着现成的金钱回来。如中国首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设计修建了在那个年代算是“天路”的京张铁路,并创造了铁道“人”字形线路和“竖井开凿法”,震惊了当时的世界。后又筹划了沪嘉、洛潼、粤汉、潮汕、锦州、萍醴等诸多线路,被称作“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幼童留美的另一重大成果,是出现了一些知名政治家、外交家,卓有贡献,为世人称道。仅珠海人就有《西学东渐记》作者、香港政府首任华人官守议员周寿臣,“为中国主权、外交权益及推进民主共和做出重要贡献”的唐绍仪,是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于是容闳被尊为“留学生之父”。
这个“父”、那个“父”,一个珠海就出了多少中国“之父”、“首任”、“第一”呀!一座幸运的城市,是少不了这样那样的名人和这样那样的精彩故事。世界就是故事。柏拉图讲:“谁能讲好故事,谁就拥有世界”。珠海,就正在讲述自己故事;文天祥悲叹过的零丁洋在讲述海面上升起巨型彩虹的故事;历史学家在讲述赵宋天子在珠海的后裔和他们的赵家祠堂、以及珠海才情卓异的浪漫和尚苏曼殊的故事;而珠海的制造家却在讲“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故事;建筑学家在讲让整个时代乔迁的故事……水到渠成般像神话故事似地诞生了“珠海中心”。在十字门畔拔地而起,巍峨超逸,气蕴正大,与十字门四角八岸的建筑群落,交辉互射,气势磅礴,同天地共吐纳。岁月倥偬,十字门终于等来了这一天,珠海也终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中心。有了中心,是一个城市成熟的标志,一如纽约的曼哈顿、上海的陆家嘴……
十字门不只是历史之门,还是开放之门,城市的门面。它原本就是十字型水道,四通八达,站在十字门珠海中心,远眺中国唯一有八个入海口的珠江下梢:海借江深入腹地,河系如网;江借海奔向世界,纵横决荡。江海一体,气势浩瀚,潮平潮退皆成佳景,天地贞刚之气不绝。表达了一种长龙驾风、雄放畅逸的惊人之思,集中体现了珠海所蕴涵的海洋文化的神韵与气格:包容、开放、进取、敢为天下先。
十字门,也终将成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的黄金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