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刷码过闸背后“上海技术”
曹刚
■ 今天上午,已有不少乘客刷二维码进站乘坐地铁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从今天起,上海地铁全网络试行刷码过闸。截至上午9时30分,首日尝鲜“刷码过闸”的进站乘客已达26970人次,出站乘客为18809人次。 

  今天推出的地铁刷码过闸,有哪些独具特色的“上海技术”?   

  上海地铁将本次“刷码过闸”的支付方式定义为“地铁快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自主制定的二维码标准,可保证消费全过程封闭安全。目前接入“地铁快付”的,有支付宝和银联两家后台支付渠道。上海地铁表示,下一步还将引进微信等更多支付手段,但支付入口目前都掌握在地铁方,暂时不会内嵌到支付宝和银联等企业的APP里。

  与传统的“在线扫码支付”不同,上海地铁首创“二维码双脱机回写”技术。即使手机端和设备端都处于“无网络状态”,或账号内余额不足,乘客也能先进出闸机后付费。这项技术由上海地铁自主设计,已获国家专利。乘客在扫描二维码时不用依赖公共网络,所以在响应时间和通行速度上不受网络环境影响,更加迅捷高效。

  乘客进站前,先打开“Metro大都会”APP,注册登录,开启蓝牙,获取乘车二维码。“在生成二维码的那一刻,要有网络支持。”申通地铁集团信息中心主任金涛解释,一旦二维码出现,就不再需要网络了。

  目前地铁全网络每个车站至少有4台闸机支持扫码。去年底新开通的17号线与9号线三期东延伸所有车站闸机都可扫码通过。

  本报记者 曹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动态/文体汇
   第A09版:人物
   第A10版:话题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阅读/连载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金融城
   第A1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9版:福彩专版广告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声声呼喊唤醒 青年革命救国
二中全会通过修改宪法建议
刷码过闸背后“上海技术”
上海GDP总量首破3万亿元
下周低温 雨雪齐来
大剧院歌剧院打造“黄金搭档”
法律专业特长 助力依法治市
为民调研“吃灰” 跨界提案有底气
澳网女人花 挥拍显坚强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刷码过闸背后“上海技术” 2018-01-20 2 2018年01月20日 星期六